有这样一位“心脏”守护者,他带领医疗团队根扎黑土地,敢于向国际技术难题攀登,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科技大奖。他的心头是百姓,通过搭建起龙江心血管救治网络,精益求精,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救回心脏急危重症患者,推动我省心血管急救水平登上新台阶。
他是于波,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他带领的团队,在中国医院排行榜专科声誉排名中,连续7年排名前十,近3年名列全国第七。

1月16日,于波教授荣膺2022年度黑龙江省“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称号。
传承大医精神领军龙江心血管治疗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78年,由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攻克“克山病”的于维汉院士创建。进入二十一世纪,他的学生于波教授接过了学科建设的接力棒。
二十多年来,于波教授传承于维汉院士的大医精神,以攻克疾病、治病救人为目标,砥砺前行,守护着龙江百姓的健康,带领心内科从一个仅有十几人、不足十几平方米的科室,发展成目前全国排名第七位、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心血管内科团队。

于波教授说:“在漫长而坎坷的求医路上,有幸师从于维汉教授,于老师淡泊名利、攻坚克难、坚持创新、为国为民的精神始终指引着我。”于维汉院士的大医精神,深深激励着他立志当一个好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地站在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角度看问题、准确诊断、正确治疗,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病痛,也指引着他,带领团队奔赴一个又一个行业巅峰。
精益求精危难之际显“身手”
心血管内科最大的生命挑战,莫过于救治濒危的急危重症患者。
ECMO是,被誉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神器”。这项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近年逐步走入大众视野,代表着一个医院危重症急救水平。平日里,于波教授带领团队苦练技术,不断优化流程,将1小时内到位的ECMO治疗,缩短到20分钟,为患者“抢”出生命的黄金时间。
家住黑龙江省讷河市的花季少女突发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重,情况非常凶险。心血管内科以最快速度,迅速实施为患者建立ECMO抢救,终于挽救了18岁少女的生命。
心脏停跳30分钟!突发心梗的刘先生被送至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从死神手里抢人,一边进行心脏复苏、一边实施ECMO操作,心脏三根血管完全闭塞,通开两根血管,植入三个支架,经历两小时惊心动魄的抢救,终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在心血管领域,既往ECMO在休克、心衰病人救治中应用比较多,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等手术风险很大,以往很难进行介入治疗。近年来,于波教授带领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敢于突破尝试,在对包括暴发性心肌炎、心脏骤停、大面积心梗在内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时,充分使用ECMO技术。从2018年独立完成国内首例完全清醒下应用ECMO挽救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至今,运用这项技术已经挽救了二十余名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生命。

于波教授建立了介入培训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康复中心、随访中心、影像中心、危重症中心、肺血管中心、高血压中心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心血管诊疗区域辐射网络。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为全国最早认证的十家胸痛中心之一,也是全国四家首批成为中国胸痛中心区域认证办公室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平均门球时间从133分钟降至50分钟左右;血管开通率、救治时间、死亡率处于国际领先。团队致力于急危重症心血管患者的救治,复杂冠脉介入比例超过50%,团队开展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超过300例,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IMPELLA(左心室辅助泵),危重患者抢救成功比例明显升高,惠及龙江及区域内心血管重症患者。
如何让更多患者受益?这些年,于波教授一直致力于黑龙江省心血管病诊治的规范化探索,成立了国内首个省级基层心血管联盟,63家医院参与,其中基层单位60家,基层联盟区域核心单位16家,覆盖13个地市通过基层心血管联盟。
临床与科研并重培养高端医学人才服务龙江
于波教授获得何梁何利奖,“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医师奖等荣誉、龙江工匠等荣誉。经过多年积累,于波教授带领的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也已成长为2021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从一名医生到一名学科带头人,于波教授角色变了,责任也更大了。他思索着:必须带头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条件和机会,带领大家为了共同的梦想和事业不懈奋斗。

于波教授注重人才培养,大胆培养青年人才,与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联合培养,并引进回国大量“海归”。在于波教授的言传身教及精神感召下,一些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学府的人才也回来了,奋斗强劲发展的心内科聚焦了许多杰出人才。在黑龙江整体人才流失的大环境下,打造了拔尖创新心血管人才培养体系与一支高水平学科团队。
瞄准世界前沿急性心肌梗死腔内影像临床研究世界领先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疆,受寒冷气候、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位于全国前列。
2005年,于波教授带领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引进中国第一台腔内影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设备,联合哈佛大学共同牵头建立了全球最大多中心注册研究。在攻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疗三大世界性难题(精准诊疗、高危斑块预警及再发事件预测)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原创成果:首次实现了ACS基于病因的精准诊疗,建立了斑块破裂和斑块侵蚀的在体影像学诊断标准,突破了ACS病因在体诊断的瓶颈,开创了基于病因ACS精准治疗的先河,创新性地提出斑块侵蚀患者可部分避免支架植入,减少了四分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支架植入。又构建了高危斑块破裂或侵蚀的预警体系,推动了冠心病定向精准防控,有效降低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在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心肌梗死诊治现状,心内科创立了ACS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并推广至全国,显著降低了冠心病急性事件支架植入率及院内死亡率。
为解决“卡脖子”难题,于波教授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原创冠脉腔内影像设备,原创、高速、光声双模同步,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解决“卡脖子”问题,引领我国冠心病介入诊疗走向精准优化。心血管内科团队“ACS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建立与推广”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初心不改四十载,仁心仁术守护龙江百姓“心”。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于波教授慎终如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龙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不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