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助推医院科研与临床水平全面提升,7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应邀莅临哈医大二院,作题为《创新驱动造血干细胞移植新时代》的专题学术讲座。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季勇出席并致辞,讲座由哈医大二院院长徐万海主持。(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讲座季勇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黄晓军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为推动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的《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7月3日哈医大二院成功举办第五期优质医疗服务特色就医体验系列活动。自2023年7月以来,哈医大二院全面开展“优质医疗服务示范科室”创建活动,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哈尔滨医科大学副...
为切实推动省级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让北安市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6月28日,哈医大二院副院长王广志带领由多学科13位专家组成的义诊团队奔赴位于北安市的黑龙江省第三医院,开展医联体协作医院签约、“龙江名医工作室”揭牌及哈尔滨医科大学“百年校庆 健康惠民”系列大型义诊活动。医联体协作医院签约暨“龙江名医工作室”揭牌仪式现场黑龙江省第三医院党委书记梁士国致辞哈医大二院副院长...
6月20日,国家PCCM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组正式公布2025年度PCCM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认定结果,哈医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主任陈宏教授的带领下,凭借扎实的学科建设、规范的诊疗水平及突出的专业能力,通过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复审认定,并荣获国家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病示范单位、哮喘专病示范单位、慢阻肺专病优秀单位、肺癌与肺结节专病优秀单位、感染中毒症专病优秀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医大二院院...
近日,一名81岁的美籍男士在哈尔滨探亲期间突发急性肺栓塞,生命垂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哈医大二院”)国际医疗中心迅速响应,多学科联合依托心内科肺血管病中心成熟的危重症快速反应流程,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此次高效救治充分展现了哈医大二院处理复杂急重症的系统性能力及其国际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温度。出院前,JOHN先生与于波教授、代建南教授等医护人员合影患者JOHN先生...
身高1.79米、体重160公斤的26岁小伙小赵(化名),因重度肥胖导致行走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社交恐惧,并面临糖尿病、高血压等多重风险。辗转多家减重中心、尝试多种减重方式均未成功后,他几近绝望。曲波(右2)教授实施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7月22日,在哈医大二院第一中心手术室,消化内科主任曲波教授、麻醉科副主任丁文刚教授,手术室护士长李艳双,消化内科褚艳杰副教授、李翠华护士、佟泉莹护士等密切协作,为小赵成功实...
7月15日哈市市民一通寻人电话打进了黑龙江交通广播998直播间,她自述想要寻找在6月30日她丈夫突发心梗时紧急相救的交警和哈医大二院医生,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这一通电话,一下子把哈医大二院医护人员们的思绪拉回到了患者救治当天。6月30日下午,校车司机王先生(化姓)突发严重胸痛,情况十分危急,哈尔滨交警迅速将其护送至哈医大二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到达医院时王先生已表现出明显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症状,急诊科立...
近日,一名年仅3岁的小女孩因误将“水宝宝”塞入鼻腔长达一个月,造成鼻中隔穿孔及骨质破坏。危急关头,哈医大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姚鸿超教授团队通过鼻内镜手术成功取出异物。专家提醒,儿童鼻腔异物需及时就医,避免不可逆损伤。家住哈市的彤彤(化名)今年3岁,一个多月来,因为鼻塞、睡觉中严重憋气,难以入睡,家人带她辗转多家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经检查及药物治疗一个月也无好转,症状越来越严重,后经核磁检查发现...
脑卒中偏瘫男子重新迈出自信步伐“终于能拆掉脚上的‘枷锁’了!”7月9日,在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复诊的毕先生(化姓)兴奋地展示着自信的步伐。一年前他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瘫痪,在传统康复陷入停滞时,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主任郭冕教授团队为其实施了周围神经平衡术联合肌腱延长术,让他重新恢复自主行走。郭冕教授(右)实施手术53岁的毕先生有高血压病史多年,一直没有规范化治疗,去年二月突发脑出血,虽经神经外科微创手...
近日,哈医大二院CT诊断科主任姜慧杰教授承担的《颅脑损伤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与折展式急救手术室设计》课题,成功申报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并获国家应急管理部批准正式立项。颅脑损伤是陆上和海上灾害现场中常见的严重伤害之一,其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援,其死亡率高达60%以上,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病症。尽管目前的研究进展展现出诸多优势,常规的颅脑损...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和贾海波教授团队,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laque erosion risk and JAK2 V617F varia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证实,JAK2 V617F突变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侵蚀的发生风险增加10倍以上,并指出突变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以及NET形成可能是斑块侵蚀风险增加的重要机制。哈...
科室:心内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骨外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儿内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神经外科五病房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
科室:妇产科一病房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眼科二病房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口腔内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重症医学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肿瘤中心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普外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消化内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胸外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呼吸内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内分泌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心外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泌尿外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肿瘤内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肾内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血液内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急诊医学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急诊外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感染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全科医疗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麻醉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整形美容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老年病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检验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超声医学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住院处超声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核医学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放射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CT诊断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磁共振成像诊断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病理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科室:输血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科室:康复医学科
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主聘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主聘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主聘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生物信息学院
主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聘单位:药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地病中心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药学院
主聘单位:药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药学院
主聘单位:生物信息学院
主聘单位:医工交叉学院
主聘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主聘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主聘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主聘单位:生物信息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主聘单位:地病中心
主聘单位:药学院
主聘单位:药学院
主聘单位:药学院
主聘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主聘单位:基础医学院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团队为一名冠脉搭桥术后10年、双支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患者成功完成干断层成像(OCT...
哈医大二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从2019年10月引进至今,胸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小儿外科、妇产科等科室均已相继开展,全院已完成千余例疑难复杂手术。以达芬奇机器人的四条机械臂为助力,外科主刀医生突破了人手、人眼和空间的局限,是人类利用高科技技术和临床手术相结合的最尖端形式,进一步实现精准化诊疗,开启外科高精尖微创手术新时代。
哈医大二院肝移植手术有着近三十年的历史,1997年哈医大二院做的肝脏移植患者目前健康存活,其生存时间位居全国第二。2015年国家器官捐献政策的落实使得哈医大二院器官移植再次获得了发展的契机,经过长达六年的积极准备,2021年6月哈医大二院成功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定的肝脏移植执业资格,重启肝移植手术,连续成功开展多例,技术水平全省领先。因此,可以使更多黑龙江省内患者不需要舍近求远,在哈医大二院就可以接受肝脏移植手术,花费更少的医疗费用,享受更好的医保报销政策。术后也能就近复查,且大幅度减少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为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在短时间内,可以为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服务,实现“1+1>2”的诊疗效果,提升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效率,对于提高相关学科的医生对于疾病的认识,规范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学科协作MDT的理念的深入也将为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等方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其形成与古人对自然节律的长期观察和总结相关。“暑”即炎热之意,大暑因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热量最集中的时期而得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明确其炎热程度较之前的小暑更为显著。此时正值“三伏天”,高温与高湿环境并存,易导致人体水分流失加快、脾胃功能减弱,需从多...
为庆祝建党104周年,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百姓身边,7月18日,神经内科第一党支部联合磁共振党支部开展大型义诊活动。来自神经内科、磁共振科、癫痫及睡眠障碍科、康复医学科的专家们通过专业诊断、检查指导与健康科普相结合的方式,为前来咨询的患者送上实实在在的健康关怀。义诊活动中,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主任张丽梅教授、孙威教授、张本平教授、曲悠扬教授、黄山教授,磁共振科主任付旷教授、李晓夫教授、郭丽丽副教授,癫痫...
暑气渐长,2025年三伏天悄然而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7月16日,哈医大二院中医科在门诊一楼大厅开展“冬病夏治正当时 三伏义诊护安康”爱心义诊活动,中医科王振宇主任医师、路秀云副主任医师、林静副主任医师、方文龙主治医师、孙焱主治医师结合体质辨识,为市民现场开方、现场贴敷三伏贴,并辅以养生指导等,真正把“治未病”的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义诊现场王振宇主任医师...
为提升公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认知水平,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管理,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哈医大二院皮肤科主任柏冰雪教授带领张宇副主任医师、熊吉奎副主任医师、郝思雨副主任医师、柴衡主治医师、那梦雪主治医师举办义诊活动,为有过敏性疾病困扰的患者答疑解惑,给予规范化诊疗意见,帮助他们走出疾病误区。柏冰雪教授表示,夏日炎炎,高温高湿天气为过敏性疾病发作“推波助澜”。过敏性疾病种类繁多,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