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莅临哈医大二院开展学术讲座

8月15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医大二院)迎来一场聚焦医疗创新发展的学术盛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教授应邀到访,以《临床研究和信息化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做专题报告。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医大二院院长徐万海致欢迎词,哈医大二院副院长贾海波主持会议。医院临床、科研及管理骨干齐聚现场,共同聆听这场兼具前沿视野与实践价值的分享,汲取肿瘤诊疗与医院智能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孙颖教授做专题报告

徐万海院长在欢迎词中代表医院全体同仁对孙颖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孙颖教授团队在肿瘤专科临床研究与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探索成果丰硕,其创新实践为全国医疗机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报告中,孙颖教授结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实践经验,系统阐释了“临床研究 + 信息化建设” 双轮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与落地路径。她重点分享了中肿历时十年打造的国内首个 “T+0” 实时更新肿瘤大数据平台 —— 该平台整合 200 万患者全病程数据,日均访问量超 4.5 万次,已支撑 3600 项科研项目开展,成为临床研究的 “数据基座”。

徐万海院长致辞

以肿瘤诊疗关键环节为例,孙颖教授介绍,依托该平台构建的AI 辅助决策系统,可自动关联 MRI、病理等多源数据,生成符合国际指南的 TNM 分期建议,显著提升诊疗规范性与效率;在放疗领域,AI 辅助靶区勾画系统将医生单例工作时间从 3 小时压缩至 0.5 小时,相关技术已推广至全国 361 家医院,惠及更多患者。

针对AI 技术的场景化落地,孙颖教授详解了中肿与医渡科技合作部署的 DeepSeek-R1 671B 大模型实践:通过在医生工作站集成智能体平台,允许临床医生自主配置业务流程逻辑,仅 60 天便孵化出百余个智能体,覆盖 MDT 协作、患者宣教等多元场景,实现了技术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她强调,中肿通过 “数据中台 + 知识进化体系” 构建医疗智能生态,从鼻咽癌放疗靶区自动勾画平台到多模态大模型智能预问诊系统,正推动医疗 AI 从 “单点智能” 向 “全域协同” 跨越。

贾海波副院长主持

讲座尾声,徐万海院长再次向孙颖教授致以诚挚谢意。他表示,孙颖教授的分享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临床研究与信息化建设绝非孤立的技术课题,而是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学科建设范式、患者服务体系全面升级的“战略抓手”。此次学术交流为哈医大二院在临床研究与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