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哈医大二院举办省内首次房颤脉冲消融新技术培训暨复杂房颤介入术式研讨

近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成功举办黑龙江省首次针对房颤消融新技术——脉冲电场消融新技术培训。作为国家卫健委首批认证的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是黑龙江省累计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数量最多的医院,唯一一家开展全部导管消融种类的中心。此次医大二院心内科开展了首次针对房颤脉冲电场消融的培训班,标志着医大二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紧跟国际,在省内技术上的领先。2024年4月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完成了黑龙江省首例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治疗,患者近日术后1年随访结果良好,一年内无房颤的发作。一年内心内科电生理组完成多例脉冲电场消融,其中大部分为针对既往消融复发的房颤患者,且目前结果良好,积攒了丰富的应有脉冲电场消融的经验。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可以获益,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举办了省内首次针对房颤脉冲消融的新技术培训,本次学术活动汇聚省内十余家医疗机构,包括哈医大四院、大庆油田总医院、佳木斯中心医院、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宝泉岭中心医院、远东心血管医院等省内电生理中心的电生理医生。培训过程由理论授课+手术演示教学模式,全面展示我院电生理团队紧跟国际,引领省内房颤介入治疗领域的未来方向。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技术手段更新换代,目前房颤的治疗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成功率较前明显提高,这主要依赖于新技术的应用及普及。

在一天的深度研修中,心内科副主任李述峰主任医师带领曹威副副主任医师、李宁副主任医师、徐健技师系统讲授《脉冲电场消融(PFA)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持续性房颤脉冲消融病例解析》等前沿课题,并通过手术演示完成3台不同难度房颤手术,运用PFA多形态脉冲消融导管组合,为射频消融复发的顽固性房颤患者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术中在上腔静脉处终止心动过速,成功将房颤转为窦律,进一步验证了脉冲消融技术处理复杂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李述峰主任医师在学术研讨中强调,目前正处于房颤介入治疗技术革新的关键阶段。相较于传统射频消融,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具有组织选择性高、邻近组织损伤风险低、手术效率提升等显著特点。结合三维标测系统的精准定位及电极贴靠指示技术,可实现脉冲能量的精准释放,为复杂心律失常治疗开辟更安全高效的路径。

李宁副主任医师理论授课

于波教授表示,目前我国房颤防治局面严峻,有近2000万房颤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患者人数势必会进一步增加。房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心衰,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传统的房颤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冷冻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随着技术手段更新换代,目前房颤的治疗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已经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成功率低的手术,可以通过手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脉冲消融术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房颤的介入治疗方式,与现有的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术相比,具备心肌特异性消融的特点,由于放电时间非常短,同时不依赖热效应产生组织损伤,能够进一步降低能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避免邻近组织器官如食道、膈神经受到的附带伤害,使患者得到持续的健康收益和生活质量改善。目前已成为继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后的第三种房颤消融治疗的新方法。

哈医大二院房颤中心持续保持省内手术量领先地位。目前是黑龙江省累计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数量最多的医院,唯一一家开展各种种类(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及脉冲电场消融)进行个体化治疗房颤的中心;目前是黑龙江省内开展左心耳封堵手术最多且技术成熟的中心,是省内首家独立完成房颤一站式治疗的中心,可常规独立开展房颤“一站式”治疗,是黑龙江省开展房颤“一站式”治疗数量最多中心。通过构建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各级医疗机构输送多名电生理骨干,部分学员成长为区域医疗中心技术带头人。本次培训通过全程观摩手术操作细节,使参会医师得以深度掌握房颤脉冲消融关键技术要点。构建东北地区心律失常诊疗新体系,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坚实的龙江力量。在先进技术与专业团队的双重保障下,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将迎来精准化治疗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