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哈医大二院肾内科团队再登全国学术舞台多维展示学科实力与创新活力

10月22日至25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CCSN2025)在郑州召开,为国内肾脏病领域的同道们搭建了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个省市的近万名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及护理骨干参会。哈医大二院肾内科医护团队再度受邀参会,积极参与到大会的高质量学术报告、病例研讨及竞赛环节,全面展示了科室在临床、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实力。

开幕式现场

聚焦学术前沿分享临床经验

在大会主论坛与多个分论坛中,哈医大二院肾内科团队围绕肾病诊疗新策略、技术创新与护理实践等热点议题进行了多场专题报告,内容扎实、视角前沿,引发与会者广泛关注。

焦军东教授受邀进行专题报告

焦军东教授先后以《补体介导肾病的精准干预:从机制到临床》和《对比剂增强超声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为题作报告,系统阐述补体相关肾病的“分层检测—靶向抑制—长期管理”三阶段诊疗方案,并分享了科室在血管通路手术中的最新探索成果,引发现场专家学者热烈讨论与深度交流。

杜玄一教授在进行题为《新一代CD20单抗在免疫性肾病中的治疗进展》的报告中,系统梳理了靶向CD20生物制剂在免疫性肾病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价值。她指出,CD20是B细胞靶向治疗的关键靶点,可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等机制有效清除异常B细胞,从而干预免疫性肾病进程。杜玄一教授指出,第三代Ⅱ型CD20已成为膜性肾病、狼疮肾炎等原发性肾病、继发性肾病的重要治疗选择,而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免疫性肾病治疗新方向,为临床实践拓展了新思路。

杜玄一教授进行《新一代CD20单抗在免疫性肾病中的治疗进展》的报告

随后,张蕊主任医师、孔凡武主任医师和王婧主管护师也分别就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营养风险筛查-饮食处方制定-疗效监测”的全流程管理,CKD患者抗生素剂量调整策略及动脉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等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展现了科室在临床规范与专科护理方面的深厚积累。

张蕊主任医师围绕《CKD患者营养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展开专题分享

孔凡武主任医师进行《CKD患者的抗生素剂量调整》报告

王婧主管护师以《动脉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与实践》为题分享护理经验

此外,科室医护人员踊跃参与大会论文投稿,经专家严格评审,共有10篇论文入选大会壁报交流。

展现青春风采勇夺竞赛佳绩

此外,本次大会上,哈医大二院肾内科青年医护在多类竞赛中表现亮眼,凸显了科室人才梯队的活力与潜力。赵耀主治医师在2025年中青年学术交流环节以《转录后调控在AVF新生内膜增生中的研究进展》为题进行报告,其研究成果为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获得专家高度评价。马爽护师在肾脏病科普竞赛中凭借作品《“肾”工厂》,创新融合动画短片与单口相声的表现形式,生动讲解肾脏知识,荣获大赛第三名。彭影主管护师带领的“龙江护肾队”在“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中华病例说”案例报告会上表现优异,斩获华北赛区“金帆之星”及全国“仁心守护・优秀之星”双项荣誉。

赵耀主治医师以《转录后调控在AVF新生内膜增生中的研究进展》为题进行报告

马爽护师在本届大会肾脏病科普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哈医大二院肾内科团队斩获华北赛区“金帆之星”及全国“仁心守护・优秀之星”双项荣誉

据悉,本次大会适逢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暨肾脏病学分会成立45周年,大会特设系列纪念活动。哈医大二院肾内科孟可欣副主任医师撰写的三篇文章入选纪念文集,以一名青年肾内科医师的职业发展轨迹为切入点,诠释了学会对临床医师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生动表达了青年肾内科医师的职业理想与学术抱负。

孟可欣副主任医师相关作品入选大会纪念文集

哈医大二院肾内科作为东北地区肾脏病诊疗的重要力量,始终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学术创新为驱动。通过此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团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与国内顶尖机构的交流合作。未来,科室将继续深化“医教研护”协同发展,加强青年骨干培养,为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科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