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内医疗应急救援方面,哈医大二院国家级紧急救援基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外科(急腹症外科)主任孙铁为教授团队与重症医学科主任韩艺教授团队共同组成的多学科联合团队,为救治急腹症患者及应对各类紧急医疗状况,保驾护航。
近日,一中年男性因车祸外伤被120救护车送至哈医大二院急诊。急诊外科出诊医生接诊后立即询问病史,体格检查,CT及彩超明确回报脾破裂伴腹腔大量积血,病情危重,心率快,血压低,四肢厥冷,处于休克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迅速经抢救室收治到E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液体循环复苏,纠正休克状态,同时积极进行术前准备,40分钟后在血液科、手术室、麻醉科准备完毕后顺利推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

急诊外科(急腹症外科)主任孙铁为教授术前阅片及分析患者病情
为避免大开刀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决定行急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急腹症外科孙铁为主任带领陶宣辰副主任医师和陈望主治医师历时近2小时成功完成腔镜下脾切除术,术中探及腹腔失血约1500ml,术后患者转回EICU病房,2天后转回急腹症外科病房,现患者状态平稳。

孙铁为教授(右)、陈望主治医师(中)、陶宣辰副主任医师(左)进行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孙铁为教授表示,急腹症发病突然、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往往关乎患者生命安危。急诊外科急腹症病房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率先建立了急腹症患者的“绿色通道”,通过一系列流程优化,最大程度地缩短了急腹症病人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确保快速精准的诊断与治疗、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及生存率。这一绿色通道,涵盖了从急诊科接诊、快速分诊、急诊抢救、EICU、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急诊手术室就位等环节,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急腹症病人快速诊断和手术干预,为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有效提高了急腹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患者术后第一日,重症医学科主任韩艺教授带领团队查房

患者术后第二日转回急腹症外科病房后孙铁为教授查房
韩艺教授介绍,E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在急腹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对于那些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腹症患者,EICU 提供了全方位、精细化的生命支持治疗。这里配备了先进的监护设备、专业的医护团队以及完善的生命支持系统,能够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循环系统、肾脏功能等进行实时、严密的监测,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干预。EICU 的存在,犹如为急腹症重症患者筑牢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帮助他们度过生命最脆弱的阶段,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大提高了急腹症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她强调,哈医大二院的EICU配备有先进的监护设备,高水平的医护团队,能够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全天候的生命体征监控和紧急处理。通过一对一的专门护理和个体化治疗方案,EICU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存率,尤其是对于一些高风险的复杂急腹症患者,EICU的作用不可或缺。
孙铁为教授指出,作为国家级紧急救援基地,不仅服务于平时的急诊患者,还肩负着在战时救治伤员的重大任务。在平时,医院通过接待急腹症患者,积累了大量的诊治经验与实践数据,在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中,医院能够迅速调动应急资源,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此外,医院还承担着对大型群体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确保公众活动的安全与稳定。平战结合任务不仅提升了医院在常态化急救中的应急响应能力,也确保了医院在特殊情况下能够承担起为国家提供医疗救援的责任和使命。医院的急腹症绿色通道,正是这一双重任务的支撑点,它保障了医院在平时高效救治每一位患者,也为战时伤员的救治和集体伤害事件的应急医疗提供了充足保障。
哈医大二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其卓越的医疗技术、高效的救援体系和强烈的使命感,成功地为急腹症患者提供了高效的医疗保障。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应急救治体系的建设,优化绿色通道流程,推动医疗技术创新,以应对更为复杂的急诊任务,助力国家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医疗保障工作,为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