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疗技术 > 正文

哈医大二院骨科团队成功开展复杂脊柱畸形O形臂导航高难度截骨矫形手术 帮助脊柱“折叠”患者“展开”新的人生画卷

日前,哈医大二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闫景龙团队为一位严重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进行了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手术,让患者重新挺直腰背,重拾美好人生。

患者刘女士(化姓),45岁,自幼患有胸椎结核并接受过手术治疗。随着生长发育,她的脊柱逐渐发生融合折叠等复杂脊柱畸形,脊髓受到严重压迫,导致近年来双下肢无力症状愈发明显。复杂脊柱畸形,通常指侧凸Cobb角超过90°至100°,并伴随心肺功能衰退、营养状况不佳及脊髓病变等严重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体态和生活质量,更导致剧烈疼痛和严重的功能障碍。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持续恶化时,手术成为挽救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手段。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刘女士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闫景龙教授带领骨外科六病房团队为刘女士精心策划并拟实施胸腰椎后凸畸形管减压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缓解患者病痛并改善生活质量。

刘女士的病情极为复杂,影像学检查显示,她的脊柱已发生多节段融合(胸椎9-腰椎1节段),畸形顶点严重压迫脊髓,且由于曾接受过手术治疗,神经和硬膜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同时,刘女士的胸椎后凸角度较大(139.2度),制定手术方案及实施矫形均面临巨大挑战。

患者入院时X线检查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和手术风险,闫景龙教授带领井永斌副主任医师、韩竹副主任医师、陈光华副主任医师,共同为刘女士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决定采用胸腰椎后凸畸形管减压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胸6-腰3节段)矫正畸形,为确保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采用了先进的导航系统、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设备,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操作,成功完了这一高难度手术,术中出血量控制在500毫升以内,远低于同类手术的平均水平。

闫景龙教授(右)、井永斌副主任医师(左)、韩竹副主任医师(左二)等人在进行截骨矫形手术

术后,刘女士的胸椎后凸畸形得到显著改善,内固定位置稳定。她能够在下地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刘女士激动地说:“我终于可以挺直腰板走路了,感谢哈医大二院骨科团队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

患者术后X线

闫景龙教授介绍,脊柱畸形矫形术是脊柱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其操作复杂,技术要求极高。由于脊柱及其周边结构解剖特点复杂且特殊,医生在实施矫形过程中需面临极高的神经血管损伤风险。任何微小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神经损害,甚至导致双下肢完全瘫痪等灾难性后果。

近年来,哈医大二院脊柱外科在复杂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为众多类似刘女士这样的患者实施了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矫形效果。经过长期随访,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治疗效果得到广泛好评。

此外,哈医大二院脊柱外科还配备了经电生理监测、O臂导航系统、手术机器人等先进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高难度手术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哈医大二院脊柱外科将继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龙江人民的脊柱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