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疗技术 > 正文

哈医大二院成功为脑梗后偏瘫患者实施迷走神经植入术

日前,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孙家行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例脑梗后偏瘫患者实施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手术(VNS)。目前,患者已经开机,恢复良好,后续的治疗仍在持续进行中。

孙家行教授(左)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植入术

哈市41岁赵先生(化姓),半年前因左侧肢体活动受限于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其右侧基底节区发生了脑梗死。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但赵先生的左侧肢体功能仅部分恢复,下肢能够抬举但无法抵抗重力,上肢远端缺乏自主活动能力,手掌无法进行伸展和握拳动作,日常生活中如进食、洗漱等活动需要家人的帮助。赵先生及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至哈医大二院就诊。孙家行教授在接诊患者后迅速组织团队进行病例研讨,并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细致的检查和术前评估。最终结合患者病史和检查结果,孙家行教授建议患者接受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VNS)治疗。

术中阻抗测试

在经过几天的精心调养后,患者已在医院顺利开机接受治疗。孙家行教授细致地为患者调整至适应参数,并且根据患者的恢复进度逐步调节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孙家行教授为患者开机调参视频

孙家行教授介绍,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属于微创手术,仅需植入一个小型电子刺激器,它就像一种“电子药物”,通过重塑脑部的神经环路达到治疗目的,技术成熟且广泛应用。目前迷走神经刺激器已经获FDA批准用于治疗癫痫、抑郁症和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治疗,同时临床上迷走神经刺激疗法也被用于意识障碍(昏迷促醒)、阿尔兹海默症、自闭症、克罗恩病等疾病的探索性治疗。此次迷走神经刺激系统的植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哈医大二院在脑卒中康复治疗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专家提醒,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脑梗死) 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类型) ,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卒中后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心理和经济负担。目前对于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在传统的康复治疗,如针灸、推拿等的基础上,辅助神经调控治疗,如脊髓电刺激(SCS)、迷走神经电刺激(VNS)等,会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