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疗技术 > 正文

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成功为加拿大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

跨越重洋赴华求医重启“第二次人生”

跨越半个地球,经历十余小时飞行,75岁的加拿大工程师Joe(化名)因患阿尔茨海默病(AD)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哈医大二院)寻求治疗,神经外科主任郭冕教授团队成功为其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回国前Joe为表示感谢写下一封感谢信。这是继该院在省内率先开展此类创新手术后,首次为国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标志着哈医大二院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得国际认可。

郭冕教授(右)带领团队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Joe是一名加拿大籍的退休工程师,五年前,他的记忆开始出现了模糊,逐渐侵蚀他的生活,经常忘记同事姓名、迷失回家路线、无法完成简单工作……。在加拿大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后,尽管坚持药物治疗,但病情仍急速恶化。"我成了家人的负担,很痛苦!",Joe眼泛泪光的说道。随着性格变得孤僻抑郁,甚至多次产生轻生念头,他的家人开始在全球寻找希望。

2023年初,一则关于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外科疗法的报道让Joe的家人重燃希望——郭冕教授团队通过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拯救失忆老人。"我们好不容易和郭教授联系上并咨询病情,郭教授向我详细解答了每一个问题,最后下定决心跨海来华接受手术。"Joe的妻子谈及决策过程时说道。

回国前郭冕教授和Joe合影留念

郭冕教授介绍,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由中国的谢庆平教授发明,其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学会(ASPS)官方期刊,临床数据证实该技术可显著改善大脑"排毒"功能。这项突破性疗法不仅入选"2022年度显微外科学七大进展",更开创了阿尔茨海默病对因治疗新路径。

来到哈医大二院后,郭冕教授团队对Joe进行了血和脑脊液等检查,全面评估了Joe的病情,结果显示符合手术指征。在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Joe及其妻子交代清楚后,手术如期举行。

Joe写下感谢信

在手术室的无影灯下,郭冕教授凭借显微外科技术,历时三个半小时完成颈深淋巴与静脉的精密吻合。术后次日,Joe感觉记忆有所恢复,一周后神经量表评分提升到满分,性格重归开朗。"中国医生创造了奇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谢谢你们!"这位老人在出院前已经能准确说出每位医护人员的名字,并为医护团队亲手写下感谢信,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哈医大二院自2024年开展该技术以来,已完成百余例手术,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率达80%以上。郭冕教授强调,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选择此术式。患者要通过标记物检测,确诊为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异常沉积导致的阿尔茨海默病,同时须要具备耐受手术时长和麻醉的身体条件。而血管性痴呆、缺氧或中毒导致的痴呆都不适合这项手术,所以早期鉴别诊断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