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特色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初期症状为一侧眼皮不自觉跳动,民间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变成整个眼周肌肉频繁跳动,后期连带同侧嘴角一起抽动,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同侧颈部肌肉的抽动。抽搐呈阵发性发作,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


 

图片转自网络


面肌痉挛的病因

  1. 血管因素(最常见,手术效果佳)

目前已知大约有98%的面肌痉挛患者都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因此认为脑血管对面神经的异常压迫是导致面肌痉挛发病的最主要病因。



2非血管因素(少见,手术效果好)

颅内桥脑小脑角区(CPA)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听神经瘤、脑膜瘤、皮样囊肿等可产生HFS。在年轻患者中,局部的蛛网膜增厚、颅底狭窄及颅骨压迫也可能是产生HFS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肌痉挛临床表现

原发性面肌痉挛病程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上下眼皮)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跳动),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口角肌肉的抽搐,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部肌肉。多为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早期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以后逐渐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抽搐程度逐渐频繁加重。严重者可致同侧眼皮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

面肌痉挛治疗方法

目前,我们国内治疗面肌痉挛方法比较混乱,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少数药物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短暂效果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疗效。由于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类药物对人体造成的副作用很大,严重可影响患者意识状态,因此现在基本不推荐使用

2.中医针灸:面肌痉挛最好不要针灸,因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时针灸反而会加重病情,有的人当时见效,日后复发起来反而会厉害。同时非常容易造成面瘫。

3.注射肉毒毒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面肌痉挛,一般打一针能控制3个月到半年,需要反复注射,长时间注射会产生抗药性,长期注射肉毒素的病人可能会有面瘫的症状。

4.微血管减压治疗:是目前世界公认治疗面肌痉挛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达到98%以上。该手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临床,目前已经有50年的历史,是一种非常安全可靠成熟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