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最终可导致脊柱完全骨化融合,形成僵硬的竹节状结构。这不仅使脊柱丧失正常的生理曲度及活动功能,更显著增加了骨质疏松风险。强直患者因骨密度降低、骨质脆弱,轻微外力(如跌倒或日常活动)即可引发严重的爆裂性骨折,有瘫痪风险,手术难度大。
近日,58岁王先生(化姓),长期罹患强直性脊柱炎,因车祸外伤导致腰椎L5椎体爆裂性骨折,骨折块严重移位压迫神经根和硬膜囊,引发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及二便功能异常,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亟需紧急手术固定以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序列并重建稳定性,遂来到哈医大二院骨外科六病房(脊柱外科)就诊。
在骨外科六病房(脊柱外科)主任姬烨教授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综合患者的个体状况及影像学结果,展开深入研讨。腰椎影像学检查显示,该患者骨折部位位于最末节腰椎,难以实施长节段固定;而传统的骶髂螺钉固定需多种结构连接,操作复杂,且固定装置易突出骨面,易引发患者明显不适。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采用O臂导航下S2AI螺钉固定技术方案实施手术。
手术由井永斌副主任医师、韩竹副主任医师及陈光华副主任医师组成。手术全程通过实时神经功能监测反馈,结合O臂导航提供的亚毫米级定位精度,确保螺钉精准置入并规避神经损伤,显著降低了高风险手术的潜在风险并大幅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团队凭借精诚协作,高效处理骨折碎片、完成神经减压并精准置入内固定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系统康复训练,二便及双下肢功能显著恢复,现已重获行走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术前(左)、术后(右)

井永斌副主任医师(左)、韩竹副主任医师(右)等人实施手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知名专家闫景龙教授指出,强直性脊柱炎骨折患者的手术操作极其复杂,尤以低位椎体骨折固定术为甚,该术式被公认为是脊柱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此类手术因操作复杂、风险高、耗时久,对由脊柱外科医师、麻醉科专家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技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提出了严苛要求,需要在经验丰富的大型脊柱中心实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骨外科主任王新涛教授表示,哈医大二院骨科长期深耕于复杂疑难脊柱疾病的诊疗,覆盖脊柱侧弯、脊柱肿瘤等多种疾病类型。依托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如3D导航系统、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等,骨科团队可实现各类高难度手术的精准、安全实施,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与患者康复率,使患者获得疼痛显著减轻、活动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等临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