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特色

哈医大二院皮肤科开展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技术

2017年开始在我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栗玉珍教授带领的光动力治疗团队开展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技术。该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鲜红斑痣治疗的有效率和基愈率,极大的节约了患者的时间成本,帮助患者快速改善病症,提高生活质量。

来自哈尔滨本市13月龄小姑娘,从出生就发现右侧腮部、面颊部鲜红色斑片,皮损累及耳缘,颜色初为鲜红色,随年龄增长逐渐加深至紫红色,面积随生长发育等比例增大,无明显增厚及结节,不伴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患儿出生即被确诊为“鲜红斑痣”,患儿家属一直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患儿3月龄时曾进行过两次脉冲染料激光,效果不理想。经栗玉珍主任面诊和团队评估患儿一般状态、体重、筛查术前检查正常,可以进行光动力治疗。

术前与患儿家属进行知情同意后,由柴衡主治医师进行光动力治疗,治疗过程25分钟,治疗后局部治疗区域肿胀,叮嘱患儿家属回家后避光2周,有任何问题及时反馈。治疗后2个月复诊,患儿原有鲜红斑痣就已消退近80%,家属对疗效非常满意,又继续进行了3次光动力治疗,现已达临床基愈。

栗玉珍教授表示,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色斑,是一种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3%~0.5%。如果不进行治疗,随着年龄增长皮损颜色逐渐增厚加深,最终形成结节样增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光动力技术是利用光动力药物在特定波长可见光的照射下,产生细胞毒性物质,作用于靶组织,产生组织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早期应用于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随后被用于治疗鲍恩病、浅表型和结节性基底细胞癌等,2007年获批用于治疗尖锐湿疣,近年来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发展迅速,其对中重度痤疮、光老化、光线性唇炎、鳞状细胞癌等其他非适应正皮肤病的治疗亦有显著疗效或特殊价值。新一代光敏剂海姆泊芬(HMME)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血管壁(内皮细胞)靶向性的治疗方案,不受血管管径和血液流速的影响。本疗法光斑大,治疗次数少,皮损消退均匀,尤其适合大面积、紫色增厚的患者,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改善病症,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为患者的治疗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