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肝历史
人工肝脏简称为人工肝,它作为独立于其人工器官而存在的历史并不长.人工肝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Sorrentino证明了新鲜肝组织匀浆能代谢酮体,巴比妥和氨,首次提出了"人工肝脏"的概念。河南省人民医院人工肝技术由尚佳主任医师于1980年引进,广泛应用于重症肝炎和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抢救,极大提高的终末期肝病的抢救成功率。
二、 人工肝概念
人工肝通过体外的机械、化学装置,暂时担负起部分或代替严重病变的肝脏功能。人工肝通过清除各种有毒物质:胆红素、胆酸、肌酐、血氨、内毒素、代谢产物、炎性细胞因子,以及代偿肝脏的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以再生,自体的肝细胞恢复创造时间,使病人能渡过危险期而获生存。
三、 人工肝的适应症
● 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病毒、药物、中毒、酒精等)
● 慢性重症肝炎
● 高胆红素血症
● 高内毒素血症
● 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肝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
● 肝脏移植后的无肝期替代治疗
● 肝性脑病
● 肝肾综合征
● 高脂血症
四、人工肝带来哪些好处?
1、遏制病程发展,促进肝脏自发恢复
2减低内毒素和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防止和改善多脏器功能衰竭
3、作为判断肝衰竭患者能否自然恢复的诊断方法
4、改善肝移植患者术前条件,顺利过渡术中的无肝期以及书后肝脏无功能期
5、及时给予人工肝辅助治疗,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