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失眠?

失眠障碍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依然出现睡眠起始或睡眠维持困难,导致个体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存在日间功能受损的一种主观体验。通常而言,失眠障碍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长期严重失眠给患者的身体、生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

ICSD-3将失眠障碍分为三类,即短期失眠障碍、慢性失眠障碍和其他失眠障碍。规范了将失眠持续≥3个月作为慢性失眠障碍的时间标准,≥3次/周失眠作为最低频次标准,同时存在≥1项与夜间睡眠紊乱相关的日间症状,并排除了仅仅主诉有睡眠质量差、醒后无恢复感的非恢复性睡眠作为失眠障碍诊断的症状。

辅助检查包括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主观评估包括睡眠日记,睡眠相关量表评估等。客观评估包括多导睡眠监测、体动记录仪、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等,整夜多导睡眠监测不作为失眠障碍的常规检查方法,有主观性失眠或伴随其他类型睡眠障碍时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以明确夜间睡眠质量不佳原因。

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微电流刺激等,非药物治疗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有些治疗措施短期疗效与药物相近,长期疗效优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