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医技辅助科室 > 输血科 > 输血科 > 健康教育 > 正文

什么是自体输血?

什么是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分为:储存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和稀释式自体输血。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应用。

1.储存式自体输血(predeposit autologous transfusion,PAT):就是把患者自体血液预先储存起来,以备将来自己需要时进行血液回输。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在择期手术前,抽取一定量的自体血液预先储存在输血科,待手术中(后)再回输给患者。

2.回收式自体输血(salvaged blood autotransfusion):是使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术中患者自身丢失的或创伤后流失在手术野或体腔内无污染的血液进行收集,经过过滤、离心、洗涤等处理后于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

3.稀释式自体输血(hemodilutional autologous transfusion,HAT):通常指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isovolumic hemodilutional),在患者麻醉后,临手术前或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前,经静脉采集患者一定量的自体输血,在手术室常温下短暂储存(不超过6h),同时输注等量的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所采集的血液在术中(后)再回输给患者。

自体输血的优势:

1.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导致的血液传染性疾病;

2.缓解血源紧张现状,降低整体医疗成本;

3.避免输注异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免疫抑制;

4.红细胞活性较库存血高,携氧能力强;

5.患者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负担,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

6.提高大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短时间内即可用血,紧急情况可挽救生命;

7.无需复检血型和交叉配血,杜绝错误输血等不良事件;

8.解决特殊血型(如RH阴性)及宗教信仰患者的手术用血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自体输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广大的患者提供更优质和安全的医疗保障。用自己的血救自己才更安全!

自体血液回收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一)适应症:

1.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手术。

2.闭合性损伤内出血 如宫外孕、肝破裂、脾破裂、大动脉瘤破裂等。

3.心外科手术 心脏、胸腹腔大血管外科手术等。

4.骨外科手术 髋关节置换术、双侧膝关节置换术、脊柱侧弯矫正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等。

5.腹部外科手术 肝脾手术、门静脉高压分流术、肝移植、腹主动脉瘤手术等。

6.神经外科手术 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原发性癫痫、脑外伤手术等。

7.其他 如稀有血型、有同种抗体产生且交叉配血困难者,因其他原因拒绝接受异体血者及血源供应不足时的战伤、外伤手术等。

(二)禁忌证

1.开放性创伤超过4h的积血或超过6h的非开放性创伤,或有明显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污染者。

2.污染的血,尤其是被肠道内容物、胆汁、尿液、羊水污染的血。

3.用不适合于静脉输入的消毒剂或细胞毒剂,如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清洗手术伤口或在出血面使用胶原蛋白海绵和微晶胶原止血剂者。

4.疑有脑、肺、肾盂损伤或有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