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科室简介

PET/C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一种将PET和CT两种先进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先进的医学设备,可以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同时反映病灶的解剖结构与代谢情况,显著提高了早期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相比,PET/CT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图像清晰等特点,且整个检查过程安全、无创伤、无痛苦。作为近年兴起并广泛使用的检查手段,是当今生命科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PET/CT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学信息,为患者带来最大的受益。

哈医大二院PET/CT诊断科成立于2017年10月8日,科室拥有Siemens Biograph mCT Flow, PET/CT1台,GE Healthcare MINI trace Qilin加速器1台,医疗设备先进。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在职职工9人:诊断医师5人,其中包括返聘专家1人,技师1人、化学师1名、护士2名。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在读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高级职称5人。在李萍主任的带领下,医生、技师、护士通力合作、紧密配合,科室形成了一支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业务精良、科研实力强大的团队。

科室在常规开展肿瘤筛查和诊断的基础上,积极与临床沟通、合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一些系统性疾病及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断中体现了PET/CT的优势与价值,为临床解决诸多棘手难题。与呼吸科、肿瘤科、癫痫科、消化科、结直肠肿瘤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进行MDT、科研等多方面合作,得到一致认可和好评。从建科至今疾病种类涵盖各种常见、疑难疾病,成为我省涵盖病例种类最广泛的PET/CT诊断科室。在常规18F-FDG基础上,科室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例如11C-CFT 、11C-PIB、13N-NH3.H2O、18F-PSMA、18F-FAPI等多种显像剂,在诊断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痴呆、前列腺癌等疾病的诊断上取得较大突破。

科室学科建设方向明确,梯队建设结构合理,通过开展各项新技术,引进优秀研究生,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加强学科建设。在省内、国内核医学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承担七年制、大学本科、住院医师规培等核医学专业的教学活动。本科理论教学8学时,实习教学24学时,住院医师公共课时6学时。科室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其中博士2名,参加科室的正常工作,让研究生全方位掌握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每周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和英文文献抄读,提高专业知识及水平,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更好的进行科研工作。

科室在神经系统、胸部、消化系统及头颈部病变的PET/CT影像诊断及影像技术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与多个科室进行MDT、科研等多方面合作,包括呼吸科、肿瘤科、癫痫科、消化科、结直肠肿瘤外科等。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交流,参与专业协会。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