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学教育 > 学生活动 > 正文

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文化论坛)——文化美学沙龙第一讲

2024年10月24日,第二临床医学院师生文化美学沙龙在改造一新的教学楼3号教室开讲,这是继教学楼文化建设硬件设施改造后,文化建设内涵规划的首次实践,特邀嘉宾贾楠老师带来精彩第一讲。贾楠老师是黑龙江省图书馆龙江书院志愿教师、经典传习古诗词赏析项目特邀嘉宾;黑龙江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哈尔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全国“培养文学新苗”园丁教师,“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特级指导教师,黑龙江省“教育频道名师讲堂”客座教授。贾楠老师以儒家经典《大学》原文为基石,深入剖析了我院教学核心文化的十二个关键词:尊师,重教,怀仁,厚德,奉献,担当,求真,务实,严谨,博学,开拓,创新。旨在通过挖掘儒家精神的深厚力量,助力师生共同成长与进步,精彩纷呈且意义深远,学院教师代表、教学管理人员、全体辅导员、本科生、研究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本次沙龙。

讲座伊始,贾楠老师以明德篇为切入点,生动阐述了“明明德”的深刻内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即意味着要擦亮自己原本美好光辉的德性。贾楠老师指出,人自诞生起便具有善良的德性,但在尘世的磨砺中,易被利欲所遮蔽,因而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与修炼,以重新彰显和发扬这份内在的“明德”。这一观点引发了师生们对自身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提升的深入思考。

随后,贾楠老师强调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一理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在人类丰富多样的生命历程中,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灵魂生活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这启示着师生们要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灵魂的滋养,以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和关爱他人,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接着,贾楠老师详细介绍了《大学》中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激活经典,熔古铸今,立足学术,面向大众”具有重要意义。重温重读《大学》这部经典著作,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培养高尚品德都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它能够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品德修养,让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进而为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贾楠老师总结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我们应当努力追求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以逻辑链条构建科学的思考方式,用价值序列引导正确的行为选择,将生命真谛作为追求和探索的终极目标。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丰富而复杂的人生体验。

讲座结束后,在座师生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对《大学》明德篇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深刻领悟到要不断反思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勇于超越自我,进而开发出自身的大智和大德,实现天赋使命,达到人生的大喜乐和大境界。此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师生们的文化知识,更在思想层面为大家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践行我院的核心文化,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