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2月27日,兼职班主任沈子龙老师特别邀请了两位骨科研究生学长,组织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紧密围绕医学生的成长需求展开,为即将面临考研、实习与职业规划的大四学生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同时还分享了基层医疗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深化了同学们的专业使命感。
座谈会伊始,沈子龙老师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大四是医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同学们不仅要在临床实习中努力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提前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周全规划。沈老师着重强调,医学生的全面成长,不仅依赖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更需要着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随后,沈老师从医学生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入阐述了临床科研的重要意义。他建议那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要尽早接触科研领域,积极培养科研思维,为今后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沈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文献阅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鼓励同学们不断提升英语水平。
在经验分享环节,袁楚涵学长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从时间管理、学习方法、考研准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享。他建议同学们要善于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主动向带教老师请教,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为未来的临床工作筑牢根基。同时,袁学长还无私分享了备考期间的心态调整方法以及实用的应试技巧。
赵世林学长则针对同学们在考研、实习和就业等多重选择面前容易产生的焦虑和迷茫情绪,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他强调,同学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所在,切不可盲目跟风他人的选择。例如,对于那些对临床工作充满热情且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报考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而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则可以重点关注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向。赵学长还提醒同学们,无论最终选择哪条发展道路,都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困难时要及时调整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在自由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同学们就目标院校的选择、专业方向的确定、工作与读研的权衡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沈老师和两位学长结合自身的丰富经验,对同学们的问题给予了细致、全面的解答,让同学们收获颇丰。
座谈会接近尾声时,沈子龙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提出了三点极具指导性的建议:一是要明确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二是在临床实习中注重培养临床思维,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三是要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平台,有力地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座谈会收获良多,将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迎接接下来的各种挑战。相信在老师和学长们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定能在医学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