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在第八住院部骨三科示教室内,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非凡的回乡见闻座谈会热烈开展。第二临床医学院2021级本科临床六班二组的师生们齐聚一堂,在兼职班主任宋成超老师的带领下,共享思想盛宴,共话成长感悟,现场气氛热烈融洽,洋溢着浓厚的学术与情感交流氛围。
会议伊始,宋成超老师面带微笑,以诚挚的话语对同学们顺利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在近两个月的假期里,宋老师也有着丰富的经历。他谈到,自己利用假期深入参与了一场医学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专家交流碰撞,了解到当下医学领域前沿的研究动态与临床实践新方向。
宋老师提到,在研讨会上关于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一些复杂病症进行初步筛查,提高诊断效率。这不仅让他对未来医学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深感作为医学生培养的引路人,有责任将这些新信息传递给同学们,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宋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假期走访基层医疗机构的见闻,看到基层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但也意识到基层对于专业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也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在宋老师分享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踊跃上台,分享自己寒假期间的经历与感悟。赵雪盈和郑智慧结伴而行,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旅行。她们前往了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古城墙的漫步中,感受着千年历史的厚重沉淀。赵雪盈兴奋地描述着:“当我们登上古城墙,看着那宽阔的城墙步道和远处古老的建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城墙上还有骑着自行车游览的游客,那种古今交融的画面特别震撼。” 她们还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文物藏品让她们大开眼界。郑智慧补充道:“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精美的唐三彩,每一件都栩栩如生,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通过这次旅行,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徐宏健则是利用寒假坚持跑步锻炼,他将跑步视为挑战自我、磨砺意志的过程。他分享道:“假期里,我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跑步计划,从最初只能跑两三公里,到后来可以轻松跑完十公里。在跑步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持,克服了身体的疲劳和心理的惰性。而且,跑步还让我拥有了更充沛的精力,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他还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也要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魄。
吴昊则展示了自己在厨房的新技能。他笑着说:“寒假在家,我尝试着学习做菜,从简单的家常菜开始,到后来挑战一些复杂的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烹饪的乐趣,也明白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需要用心去对待。当看到家人品尝我做的菜时满意的笑容,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他还分享了一些做菜的小窍门,比如如何掌握火候、调料的搭配等,引得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尝试。
同学们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开学以来的趣事。有的同学制定了本学期的阅读计划,要阅读多部医学经典著作;有的同学分享了在实验室的新发现;还有的同学讲述了在课堂上与老师有趣的互动。在这欢声笑语中,同学们对彼此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同学间的感情也在交流中不断升温。
随着交流的深入,话题逐渐聚焦到了考研上。进入大四下学期,很多同学都已经开始备战考研,宋老师对此十分关心。他首先温暖地给予同学们鼓励,强调考研是一段艰苦但充满意义的旅程,只要坚定信念、努力付出,就一定能够收获成功。
宋老师详细询问了各位同学的目标院校科室。当了解到有同学目标是某知名院校的心血管内科时,宋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和身边见闻,开始详细介绍该科室的工作状态与发展现状。他说:“心血管内科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充满挑战的科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这个科室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一些大型医院,心血管内科已经开展了很多先进的治疗技术,如心脏介入手术等。但同时,工作强度也比较大,需要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对于目标是肿瘤外科的同学,宋老师介绍道:“肿瘤外科近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精准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在一些研究前沿的医院,已经开始探索基因治疗与传统手术相结合的治疗模式。但肿瘤外科手术难度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积累。” 通过宋老师生动的介绍,同学们对不同地区、不同科室的工作状态和发展现状有了全新的认识,收获颇丰,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更加深入、全面。
在宋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临床六班二组各位同学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极高的热情与憧憬。宋老师的交流分享让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生活的目标,同时对于未来的临床学习和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座谈会,自己在学习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面对考研等挑战时也鼓足了干劲。
最后,本次的回乡见闻座谈会在宋老师的总结和祝福声中落下了帷幕。宋老师总结道:“今天的座谈会非常成功,大家分享了丰富的经历,也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医学梦想而奋斗。” 同时,他也祝福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切顺利,能够成为优秀的医学人才。
通过此次交流,大家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对于今后学习工作的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各自的医学生涯有了更明确、更清楚的规划。同学们深知,作为医学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要秉执“木直中绳,博学载医” 的信念,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奋斗终生。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信念,在医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断探索,为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宋成超老师的引领下,临床六班二组的同学们必将在医学领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书写出辉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