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学教育 > 学生活动 > 正文

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三班二组兼职班主任对接会暨回乡见闻座谈会圆满举行

2025年3月14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热烈召开,为师生们搭建起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桥梁。此次座谈会由备受同学们喜爱的刘丽丽老师主持,旨在让同学们分享回乡期间对各地医疗卫生状况及社会民生百态的切身体察,在交流中拓宽视野,深化对专业与社会的认知联系。

座谈会伊始,刘丽丽老师面带微笑,亲切地向同学们一一问好,瞬间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她点明本次座谈会的主旨:“同学们,假期里大家回到家乡,一定看到了许多医疗卫生领域的真实景象,今天咱们相聚于此,就是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分享那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我们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各地医疗民生的不同面貌。”在刘老师温暖且充满鼓励的目光中,同学们满怀期待,开启了这场知识与经验的分享盛宴。

同学分享环节,率先发言的是王智明同学,他神情略显凝重地谈起乡村医疗现状:“我发现乡村医疗人才短缺问题极为突出,很多村子连个像样的全科医生都难寻踪迹。”他微微皱眉,继续说道,“依我看,要想改变这一困境,得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让他们劳有所得;同时,多提供培训晋升机会,让他们有成长空间,这样才能吸引人才扎根乡村。”王智明的话语掷地有声,引发同学们频频点头。在健康科普方面,他更是提出独到见解:“如今新媒体盛行,咱们为啥不利用起来?制作些有趣易懂的科普内容,把健康知识轻松送进千家万户。”刘丽丽老师不住地微笑点头,肯定同学们深刻的见解:“大家说得很对,关注基层医疗本就是我们医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大家把这些见闻思考融入日常学习,为未来从业积攒宝贵经验。”

紧接着,李婧萱同学分享家乡县城医院的变化,眼中满是欣喜:“这次回乡,我惊喜地看到,家乡的县城医院焕然一新。崭新的综合大楼拔地而起,科室划分精细合理,先进的检查设备也纷纷入驻。”她言语间难掩激动,“更让人振奋的是,医院还与上级医院展开合作,定期有专家前来坐诊、指导技术,这可实实在在提升了本地医疗水平。”但她话锋一转,略显遗憾地说:“不过,医院信息化建设还有短板,不同科室系统各自为政,没完全打通,患者就医时还得多次排队缴费、重复检查,太折腾人了。”同学们听后,不禁陷入沉思,对医疗信息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认识。

于卓同学则带来家乡公共卫生宣传活动的故事:“假期我参与了社区组织的慢性病防治宣传,深切感受到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如同干涸土地渴望甘霖,热情极高。”但他也无奈地摇头,“可部分老年人对新的健康理念接受度较低,讲解好几遍还是似懂非懂。”他攥紧拳头,坚定地说:“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医学生,未来必须担起用通俗易懂方式普及医学知识的重任,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随着分享渐入尾声,热烈的讨论交流环节顺势展开。同学们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有同学情绪激昂地提议:“基层医疗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咱们得想办法,定向培养是个好路子,再结合提高待遇,吸引更多同学扎根基层,守护乡亲们的健康。” 另一位同学则忧心忡忡地补充:“在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时,千万得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信息泄露可不是小事,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谈及公共卫生宣传,大家更是异口同声:“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有趣的科普短视频准没错,轻松有趣又直观,能让宣传范围呈几何倍数扩大。”

在同学们意犹未尽之时,刘丽丽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目光中满是赞许:“同学们,今天你们的分享和讨论太精彩了!观察细致入微,思考深入透彻。”她语重心长地指出:“大家的见闻恰恰反映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平衡,这是挑战,更是蕴藏巨大潜力的机遇。”刘老师殷切鼓励大家:“希望你们把个人学习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捆绑,今后学习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解决医疗民生问题倾尽全力。”最后,她满怀期待地望向同学们:“也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家乡发展,积累丰富经验,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这场座谈会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同学们求知若渴的心田。它不仅让师生们深入了解各地医疗卫生现状,更明晰了医学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如同一股强大动力,注入同学们学习的征程。会后,同学们仍沉浸其中,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满心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般充实而有意义的交流活动,携手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添砖加瓦,共绘健康中国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