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学教育 > 学生活动 > 正文

探寻民族文化 担当传承使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学专业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进一步推进青年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与传播,2024年7月5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师生满怀使命感与责任感,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开展了一场以探寻民族文化 担当传承使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站前出发合影

上午,实践团队抵达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桦树制品、传统民居斜仁柱”、民族服饰、动物标本,一件件展品映入眼帘,无声诉说着鄂伦春族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实践团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深刻感受到鄂伦春族人的英勇与智慧,深刻了解到鄂伦春狩猎文化深厚的底蕴。


桦树皮篓                         传统民居斜仁柱            动物标本     


                      



 实践团参观鄂伦春民族博物馆                      实践团在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前合影  

参观完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后,实践团来到鄂伦春非遗馆,馆内通过图文、场景还原、沙盘、光影、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了鄂伦春民族的“非遗”文化,考浩劳技艺、本布力技艺、烟口袋手工艺等,让实践团感受到,鄂伦春民族,用勤劳的他们双手,将民族故事一针一线地缝进了现代人的生活里,让这份独特的技艺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实践团了解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紧接着,实践团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级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玲芝奶奶的家中。吴奶奶以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分享了自己数十年如一日制作狍皮服饰的历程。她那双巧手仿佛有魔力,能将简单的材料编织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实践团被吴奶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深深触动,更被她不畏艰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感染。


实践团体验精美的民族服饰工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同描绘祖国的锦绣山河、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鄂伦春族作为中华民族中微小却又闪耀的一支,它的“出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被尊重、被传承、被发扬。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课堂中,实践团深刻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领悟到促进民族团结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未来将继续奋力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继续为促进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