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传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学科普 > 健康宣传日 > 正文

时令节气与健康|哈医大二院专家教您立秋时节如何饮食调理与穴位保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哈医大二院中医科健康提示:

1、立秋后,气候逐渐由热转凉,且燥邪渐盛,同时脾胃经过夏季暑湿的影响可能较为虚弱,因此饮食养生需围绕 “防燥润肺、健脾养胃、滋阴敛阳”的原则进行调整,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多吃滋阴润燥食物:可选择梨(生吃或煮梨水)、百合(煮粥或煲汤)、银耳(炖雪蛤或莲子)、蜂蜜(温水冲服)、麦冬(泡水)、玉竹(煲汤)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津液,缓解燥感。例如,用雪梨、川贝、冰糖煮水,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适合秋季常见的干咳无痰症状。

(2)少吃辛辣温燥之物: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辛辣食物易助燥伤津,加重秋燥;羊肉、狗肉等温热性肉类也需适量,以免 “火上浇油”,导致体内燥热积聚。

(3)多吃健脾益气食材:山药(蒸食或煮粥)、莲子(去芯煮粥)、芡实(与薏米同煮)、南瓜(清蒸或煲汤)、小米(熬粥)等,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推荐 “山药莲子粥”:山药、莲子、小米同煮,软糯易消化,适合脾胃虚弱者。

(4)避免生冷、油腻:立秋后气温虽转凉,但仍有“秋老虎”余威,此时若贪食冰饮、凉菜,易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则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

2、穴位保健:立秋节气可通过按摩或艾灸肺俞穴、太渊穴、关元穴等穴位以温阳润燥、调和气血。

  (1)肺俞穴:位于背部第 3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按摩或艾灸可补肺润燥,缓解咳嗽、咽干等症状。

(2)太渊穴:位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是肺经的原穴,按摩可调节肺气,增强肺功能。

(3)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脐下 3 寸,艾灸此穴可温补肾阳、固本培元,立秋后艾灸能帮助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凉。

总之,立秋节气作为 “阴阳转换、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的节点,哈医大二院全体医护愿您遵循传统养生的“天人相应”的根本思想,合理饮食,健康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