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团委工作 > 校园文化 > 正文

哈尔滨医科大学“纸短情长 见字如面”书信征集活动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封手写的书信显得尤为珍贵。随着最后一封信件的投递,哈尔滨医科大学“纸短情长 见字如面”书信征集活动正式落下帷幕。二院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积极参加,荣获佳绩。


获奖情况

一等奖——李玥熙《我爱你,在每一个晨昏》


二等奖——王沛然《致院长的一封信》


二等奖——宫佳琪《致麦子先生的一封信》


最佳文采

邓雅元《愿友谊天长地久》

曲玥《颂于维汉院士:杏林圣手,仁心大德》



优秀作品赏析


李玥熙《我爱你,在每一个晨昏》

亲爱的老太太: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童年的记忆里有什么呢?是小区楼下风吹过榆树叶散发的清香,是不用抬头就可以嗅到你晒在被子里阳光的温暖,是每天放学跑去小卖部跟你撒娇要来五毛一根的老冰棍……

外婆啊,如果有机会,你再接我放一次学吧。

虽然排在队伍末尾,我也总能在走出小学校门的第一时刻看见你的身影。满头卷卷的深棕色头发,湖蓝色的布包上面刺着深黄色和桃粉色的绣花。你很爱穿低跟的高跟鞋,一年四季都是,配上你古色古香的裙子。我真的会时常想象你年轻时候多么美丽,可惜没有照片证实我的猜想。我一天天长大,每天放学在人群的十点钟方向,我看见你,你冲着我笑,再接过我的书包。我只觉得时间很长,我的放学路上,永远会有你陪我,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开始穿运动鞋,我很少听见你的鞋跟敲击在石板路上清脆的声响了。我打趣说:“你不是最爱漂亮了吗?”你只是笑着,却什么都没说。外婆啊,我当时怎么没有发现,你染过一遍又一遍的头发,发根早就白如银丝……

外婆啊,如果有机会,你再给我做一次红烧肉吧。

小时候,每天中午回家,一开门都是扑鼻的饭菜香,“红烧肉!”每周三的快乐,都是你给我的,看着我大快朵颐,你每次都很满足的笑着,再帮我倒满牛奶。我会是问你到底施了什么魔法,可以把饭菜做的这么好吃,你说你有独家秘方,不可外传。现在我在外面上学,外卖和餐馆里红烧肉的味道似乎总是缺少点什么。放假回家,我和你见面,你说你好像老了,有些事情慢慢记不清了。但每次我回到家,打开那扇布满岁月痕迹的大门,熟悉的味道总会扑面而来,那一瞬间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畅快的咀嚼着,美好而满足。你的脑袋会慢慢亮事情一样,,但我知道,我住在你心里,你永远不会把我忘记。如今我明白了,你的饭菜中最好的调味品,是对我无限的爱……你在灶台前做了一辈子饭,而我的回忆里也都是你的味道。

外婆啊,如果有机会,你再原谅一次我的蛮横和叛逆吧。

不知为何我变了模样,从小黏在外婆身边的乖小孩儿,有一天开始亮出獠牙,如同被恶魔附体,挥舞着尖刺的荆棘一般一次又一次无情地伤害着你的心。你在偌大的商场里精挑细选,一去就是一下午,楼上楼下每个店铺都要进去挑选一番,只为给我选出舒适的衣服。那时候我却嫌你俗气,不懂年轻人的风格,非要在冬天把裤脚挽起,在夏天叠穿外套。你好言相劝,我却恶语相向,可你湿润的眼眶我不是没有看见。那时的我是怎么狠心把你丢在半路自己跑掉的呢?你独自走回家的时候心里该有多么难过?我为什么没有发现,你怕我不喜欢,每次都会特意多买几件,再让挑选后在不厌其烦的在商场和家里奔波。我为什么在你给我打视频的时候那么没有耐心,草草应付了事?我为什么不愿意多份一些时间,多陪陪你?就像你在我牙牙学语时,不厌其烦的教我认字,教我道理。

外婆啊,如果有机会,每分每秒我都愿意与你分享;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听你唠叨陪你变老,如果有机会,我们再也不说如果……还好啊还好,你还在我身旁,我还来得及爱你,虽然不及你爱我的万分之一,但我不愿再让你等待。

外婆啊,我爱你,在每个晨昏。

情长纸短,不尽依依……

你最爱的宝贝

李玥熙

2024年11月4日



王沛然《致院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徐院长:

您好!

在这秋冬交织的季节,当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哈医大二院的每一个角落,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想要向您倾诉。作为一名明年即将步入实习阶段的哈医大二院大四临床医学本科生,我深知,在医学这条漫长而光辉的道路上,是您的身影,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初入二院,我还是一个对医学世界充满好奇与憧憬的少年。那时的我,站在医院的大门口,望着那庄严而又不失温馨的建筑,心中涌起的,是对医学无尽的向往与敬畏。是您,徐院长,以及众多在二院默默奉献的前辈们,用你们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及那份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为我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真正含义。

在泌尿外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每一次手术的成功,都是对医生技艺、耐心与决心的极大考验。而您,徐院长,作为这个领域的领航者,不仅推动了多项技术创新,更在患者心中树立了希望之光。您精准的操作、冷静的判断,以及对团队成员的鼓励与指导,让大家看到了医学的奇迹在您的手中绽放,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在您的努力下重生。

二院,这个我们共同的家,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地方。在这里,每一次临床实践的尝试,每一次科研探索的突破,都离不开您和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支持。您不仅是我们学业上的导师,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您那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那份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都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在我即将踏入实习阶段的重要时刻,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我期待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同时,我也深知,医学之路漫长且艰辛,需要不断的学习与磨砺。正是有了像您这样的前辈作为榜样,我才有了面对挑战的勇气与决心。我渴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在您的指导下,不仅在技术上有所精进,更能在医德上有所升华,成为像您一样,既有高超医术又具仁爱之心的医生。

徐院长,我想告诉您,每当我走在二院的走廊上,看到那些忙碌却有序的身影,听到病房里传来的温暖关怀,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因为我知道,这些身影背后,是您和所有二院人无私的奉献与付出。你们用汗水和智慧,为二院铸就了今日的辉煌;你们用爱心和责任,为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

在此,我想向您表达我最深的敬意与感激。感谢您以及所有二院的前辈们给予我们的关怀与教导。请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定将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我们会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为二院的辉煌明天添砖加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愿二院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愿我们共同见证医学的奇迹,共同书写二院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王沛然

2024年11月4日



宫佳琪《致麦子先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麦子先生:

您好,麦子先生,见字如面。

时光匆匆,又是一轮春夏秋冬。转眼间也已经快到大雪纷飞的时节了,想来您早已经长成绿油油的一片了吧!自从我上大学之后,很少有机会去亲眼见见您了,所有关于您的消息,也大都是从我父亲那里得知的。于是,我决定写下这封信来诉说对您的问候与思念。我有太多的话想对您说,提起笔来,又不知该从何写起,不如就讲讲咱俩的故事吧!

麦子先生,您还记得我与您的第一次见面吗?那时我约莫三、四岁吧,父亲骑着他那台老式自行车带我去田里,我坐在车后座上,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那天天气很好,微风包裹着阵阵麦香轻柔地拂过我的脸颊。也是那天,我生命中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的金色,太阳是金色的、树上的叶子是金色的、路边的小猫是金色的、父亲的背影是金色的、田里的您也是金色的。只不过当时我还不认识您,我指着您问父亲“那是什么”,父亲说那是麦子,就这样我与您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学时,我总喜欢跟小伙伴们去田里抓野兔。我们会把各种各样的机关陷阱埋伏在您的身边,然后像野兽一样静静地趴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陷阱,等待“猎物”上钩。如果有野兔一不小心走进了陷阱里,我们就可以启动机关,野兔自然而然就轻松落网了。不仅仅是野兔,有您的掩护,仿佛没有什么小动物能逃过我们的手掌心。

当然,您带给我的不仅仅有简单的快乐与美好,还有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启迪。

还记得我上高中时,家里因为学费的问题很是发愁,父亲每天都愁眉不展。那段时间,他总念叨着“麦子熟了就好了,麦子熟了就好了…”。那时候,他每天早上都要起的早早地去田里看您。后来啊,您不负他的期望,长的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的,一株挨着一株。放眼望去,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吹过,麦浪翻滚。沉甸甸的麦穗仿佛小婴儿的指节,每一粒都非常饱满,浸泡在金色的麦田里。我跟着父亲一起去田里收麦,父亲那天笑得很开心,他的眼睛弯弯的、嘴巴弯弯的、就连腰也是弯弯的。我那一刻意识到,我就像麦穗,父亲就像麦子,麦穗压弯了您的腰,而我也压弯了父亲的腰。

说起来,您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陪伴了我整整二十个春秋了。这二十年间,生活带给我的有欢笑与喜悦,也有眼泪和痛苦,但您给我留下的永远都是最快乐、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麦子先生,希望您以我为土壤,肆意地、旺盛地、蓬勃地生长吧!

您的故友

宫佳琪

2024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