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雅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园地 > 天使雅言 > 正文

去做一束光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

每次读到这首诗,都会慰藉心灵。当我在给许多患儿指导做肺功能检查中累了倦了,便想起这首诗,好像会汲取到重新微笑起来的力量,一次又一次,想去做那一束光!

一个3岁的男娃,哭哭啼啼进门来,怎么也不肯做检查。听说不久前他有一次不太愉快的检查经历,我坐下来看着他,平和地跟他说:“宝贝,咱们就是用嘴巴呼吸画张画呀!” 他停止哭泣,好奇地看着我。

“我猜,你最喜欢红色,对吗?”我指指他的红格子衬衫,他点点头。

“那咱们就画一张红色的画吧!” 他还是扭转头不理我。

我拿起检查管咬口,对他说:“你用牙咬住它,往里面喘气就是啦!” 他轻轻咬住,嘴巴没包上。

“把嘴巴包住,别让气跑出来喽!”我用手拖住他的下巴和面颊,他开始包紧嘴巴。

做了一遍,我赶紧放大他画出的曲线,瞪大眼睛说:“哇,这是你画的!太好看了吧!”小家伙有点小得意。

“我觉得红色有那么一点点少,咱们再画一个红色多一点的吧。” 他顺从地把嘴巴,顺利做完第二次。我放大另外一个测试结果的窗口,更惊讶地说:“哎呦!天哪!这,这都是红色的嗳!”

他美滋滋地站起身,指着咬口说:“我能把它拔了吗?”

“好呀,我本来也要把它拔掉的。”

我帮他打开垃圾桶,又悄悄把过滤器拧松一点,跟他说:“可以帮我把这个也丢掉吗?”他欣然同意。

我对他说:“谢谢你的帮忙!”

这爱哭的小淘气,突然变成了一个乐于接受检查的乖娃娃呢。

每天我都能遇见各种各样的“小天使”,让我每天对工作都充满新鲜感。有一次,一对夫妇带来了一个被上天做了标记的孩子(唐氏儿)来做肺功。一看到她的特殊面容,我的第一反应是:她能配合吗?能听懂我说的话吗?再注视她,我心底有一个声音:“无论如何,我得帮她把检查做出来”。妈妈先开口问:“我们智商低,能配合好吗?” “试试看!”我温和地回答。

我先给她选了普遍认为配合度需求较低的IOS,口含咬嘴几秒钟后就会干呕,试了2次,都不行,我一直给她鼓励的眼神和话语,尽管她不跟我有交流,我就多多给她竖大拇哥。没想到的是,她每做一次前后,都会对自己含混不清地说:“我厉害!” “我棒!” “好!” 看她努力想做好的样子,让人动容。这样一个不断鼓励自己、不轻易放弃的孩子就应该有回报。

我在心里不断为她鼓劲:“小姑娘,真的真的很棒!再试试用力呼气吧!”先从最容易的吹亮4颗小绿灯开始,1颗、2颗,1颗、2颗、3颗,1颗、2颗、3颗、4颗! 天哪!她真的做到了!我热烈地给她鼓掌,孩子笑成了一朵花! 再试试吹保龄球呢,我双手合十,既是祈祷也是准备随时为她鼓掌,试了几次后,又成啦!妈妈也一起热烈地鼓起掌来。再吹个气球,尽管这个用了更多次,最终还是成功了。最让我欣喜的是,三个成功曲线的重复率超级“哇塞”!

做支气管舒张试验间隙,跟妈妈有些交流,了解到家里只有这一个孩子,父母把爱都专注地给了这个不幸又幸运的孩子。因女儿不会入厕需要陪读,妈妈单独带女儿从一百多里外的乡下去城里租车库住着,陪女儿在特殊学校上学,已经陪了5个年头。妈妈说是“撇家舍业”,我却觉得“妈妈在哪,哪就是家”。

有一天,我又被一个患儿可爱笑脸感染。一个7岁的男孩,不久前做过一次心脏手术。刚进来时怯生生的,不愿意说话,能感受到他对医院这个环境的害怕和担忧。整个检查过程中基本都是我在表达他在做。没想到的是,当他临走时,竟然朝向我脆生生地说:“bye bye!” 又软糯又可爱,我的心头一动,真不敢相信这是他发出的声音,忍不住看向他,他边往外走边看着我挥手,口里说着“bye bye~”,脸上带着明媚的微笑。这张笑脸像是一个慢镜头慢慢地转过去,他那颗小尖牙定格在我眼中。他的父母说了好多少几声“谢谢”,都远不及那声“bye bye!”更让人心动!

回首过往,无论是某个破门而入来复诊的欢天喜地的小男孩,还是那些如释重负的四处投医、焦虑万分的妈妈,还是某位要寄土产品的、朴实的老奶奶……都承载着那些我和患儿一起努力过的闪亮的日子,都是那些凝结着汗水、泪水和欢笑的美妙时光。

无限感恩我的这份工作,依托哈医大二院,在儿内科儿童肺功室的平凡岗位上,我愿意竭尽全力去呈现我的职业价值,去做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