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我微光,无悔绽放
主讲音频
阳光和煦,空气中无声绽放着一朵朵喜悦、幸福之花。视线所及之处,是两个早产儿红润健康的小脸,以及家属充满感激的微笑。

宝贝终于平安出院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门前,我和家属相视一笑,彼此疲倦的双眼中闪耀着同样欣慰欣喜的光,而那2016个小时、84个日夜的难忘点滴,也在这一刻涌上心头……
那是5月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在病房里耐心巡视,一阵急促的门诊铃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下一秒庄德丽医生焦急的声音便在耳畔响起:“26周双胎,快接孩子!”暖箱里静静的躺着两个浑身被塑料膜包裹的小生命,瘦弱的身躯插着气管插管。他们是一对早产儿,目测体重只有600克左右,比巴掌大一点,两张娇嫩的小脸红彤彤皱巴巴的。

我赶紧将怜惜的目光收回,因为此时迅速将宝宝们转运到病房才是迫在眉睫的要事。紧接着,连接呼吸机、建立静脉通路,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细化护理流程,精准PICC置管,输注呼吸中枢兴奋药物、预见性感染预防、提供营养支持……一系列连贯的护理策略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和姐妹们浑然忘我的工作着。最初我们采取的是给予0.5mL母乳管饲重力喂养的方式,之后再逐渐一点点增大奶量,然后将母乳涂抹在婴儿口腔,在宝宝矫正胎龄32周时开始口腔干预,并在矫正胎龄达到34周时停止吸氧,开始经口喂养的训练。在一系列的操作后,我们开始使用奶瓶试喂。宝宝们吸吮力差、血氧饱和度不稳定,我们就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耐心的等待呼吸稳定后再次试喂。
或许,生命就是一场奇迹。经过80多天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原本娇弱不堪的宝宝历经9次输血、40天机械通气、26天无创通气,体重分别达到了正常的2200克和2250克。

记得张玉晶主任曾说过,“超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是非常有挑战且艰难的,需要医护团队的精诚合作、精准治疗、精心护理,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做到了!

团结协作的我们
看着宝宝们天真可爱的脸庞,我们的喜悦不言而喻。而在家属那双真挚的泪眼中,我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我们,那一袭袭身披各色战袍的身影更加坚强而笃定。


新生儿护理团队
苒苒光阴,悠悠岁月,哈医大二院已经走过七十载光阴,几代哈医大二院人投身黑土、自强不息,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相伴走过十载年华,初心不改。在新生儿科这个生命开始的地方,我愿一如既往的怀揣爱与责任,以最温情的模样为生命护航,为二院的辉煌无悔绽放!
新生儿科 李相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