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手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特色医疗 > 机器人手术 > 正文

机器人手术

哈医大二院完成黑龙江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近日,哈医大二院普外科六病房主任邰升教授团队为一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英文简称“IPMN”)患者实施了黑龙江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为此类疾病的精准微创化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

哈医大二院普外科六病房主任邰升教授团队完成黑龙江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今年65岁的王大爷,最近两个月总觉得肚子不舒服,有时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情况。王大爷以为自己吃坏了肚子,直到症状越来越重才去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胰腺处有一个肿物,诊断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与家人商议后,王大爷最终选择来到哈医大二院做进一步诊疗。

邰升教授对王大爷病情进行了一系列综合评估和病情分析。他表示,患者罹患为主胰管型IPMN,不仅胰腺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且有极大的恶性潜能,需要进行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胰十二指肠手术难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求术者对脏器血供的解剖基础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更需要拥有精湛的外科手术技能和团队配合。经讨论最终决定为王大爷进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微创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有更好的稳定性,尤其对于胰腺等复杂手术,依靠精细而稳定的操作会大大增加术中的安全性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了术后康复,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MRCP核磁水成像(标黄色虚线处为肿瘤及扩张胰管)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邰升教授带领林雨佳副主任医师等人密切配合,用时4小时30分钟顺利完成手术。全胰切除后,患者术后失去了胰岛素和胰酶等消化酶的分泌功能,为防止引发术后的糖尿病和消化不良等并发症,邰升教授团队邀请内分泌科四病房主任陈莉丽教授和韩玉冰副主任医师为患者术后血糖不稳定状态进行了细致的监测调整,使患者能获得最佳的生活质量。在多学科团队的专业诊治及细心指导下,患者术后状态平稳,已顺利出院,当前生活质量如常。

邰升教授介绍,IPMN是起源于胰腺导管系统的乳头状黏液分泌肿瘤,是种较为少见但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胰腺肿瘤。IPMN患者以60-70岁年龄段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大多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也可以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背部疼痛、黄疸等表现为主,其中上腹部疼痛最为常见。

据悉,哈医大二院普外科六病房在主任邰升教授的带领下,以肝胆胰肿瘤及微创治疗为核心,以高精尖手术为特色,以机器人等手段辅助,深耕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完成大量高难度肝胆胰脾手术,为众多患者带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