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德医风 > 医德医风教育 > 正文

喜迎百年校庆 哈医大二院“医心向廉 行风镜鉴”专题教育——医言患语(二)

医德医风大讲堂系列活动


一、医患沟通注意事项

(一)语言表达方面

1.清晰准确: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生僻词汇,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医生所传达的信息。例如,不要说 “心肌缺血”,可以说成 “心脏的血液供应不太够”。

2.语气平和:避免急躁、不耐烦的语气,始终保持温和、耐心。即使在忙碌或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也不能让情绪影响到与患者的交流。

3.积极鼓励:多给予患者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倾听与理解方面

1.全神贯注:当患者讲述病情时,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不要打断患者。通过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让患者感受到你在认真倾听。

2.理解共情:尝试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担忧,对患者的痛苦表示同情。例如,患者说害怕手术,医生可以回应:“我能理解你的担心,手术确实会让人紧张,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确保安全。”

3.确认理解:在患者讲述完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患者的主要问题和需求,以确认自己理解正确。比如:“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最近头疼得厉害,还伴有恶心,对吗?”

(三)信息传递方面

1.如实告知: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不能隐瞒或夸大。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2.分阶段沟通:对于复杂的病情或治疗过程,可以分阶段向患者解释,避免一次性给出过多信息让患者难以消化。

3.提供多种选择:在治疗方案上,为患者提供多种选择,并详细说明每种选择的优缺点,让患者参与到治疗决策中。

(四)非语言沟通方面

1.肢体语言:保持良好的姿态,避免懒散或过于僵硬。适当运用微笑、握手等肢体语言,传递友好和关心。

2.眼神交流:与患者保持适当的眼神交流,表达真诚和专注,但也不要一直盯着患者,以免让患者感到不舒服。

3.空间距离: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与患者的空间距离,一般保持在一臂左右的距离较为合适,既不过于亲近让患者感到压迫,也不过于疏远让患者觉得冷漠。

(五)尊重与隐私方面

1.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文化背景等,不歧视、不嘲笑任何患者。例如,对于不同宗教信仰的患者,在饮食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尊重。

2.保护隐私: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不随意泄露患者的病情和个人信息。在与患者交流时,注意环境的私密性,避免在公共场所讨论敏感信息。

二、典型案例

(一)案例一:关不掉的水龙头

A面:护士A巡视病房,发现家属将卫生间的水龙头一直开着,护士A恪守节能减排,避免浪费水资源的原则,让家属关掉水龙头。家属生气的回复:“患者术后排练困难,之前在别的医院护士都让听流水声,放点水怎么了?”护士A则坚持让患者关掉水龙头,却忽略了患者和家属此刻的需求——解决排尿困难的问题。

B面:护士B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她首先微笑着一边询问家属为何要一直打开水龙头,一边自己去厕所关闭了水龙头。得知家属一直打开水龙头的原因,立刻评估了患者此刻的膀胱充盈状态,并解释了全麻术后可能导致排尿困难的原因,并手把手的教会家属用手机播放流水声,温热毛巾热敷小腹等方法,指导患者家属遮蔽窗帘,调整卧位,帮助患者顺利排尿。最终,问题迎刃而解,患者和家属均表示感谢。而护士A也从这个案例中进行总结反思,制作了术后排尿障碍的宣教图谱,张贴在每个病房中,在科室推广使用,获得了良好效果。

(二)案例二:她到底需要什么?

一名经历了化疗、放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因腹腔内出血急诊收治入院。患者情绪激动,指责家属,有拔管倾向。

A面:护士A,立刻劝阻患者,征得同意后予以保护性约束,患者虽暂时无法拔管,但情绪依旧非常激动,血压、心率迅速上升。

B面:护士B,立即握住患者双手,并轻拍患者背部,进行安抚,询问患者情绪激动的原因,患者诉说自己久病缠身,刚才发现家属在门外打瞌睡,觉得自己被忽视、嫌弃,这才有了过激行为。了解到这一点后,护士B并没有第一时间帮家属解释,而是先安抚患者情绪,陪伴她直至情绪稳定,血压心率平稳。随后跟家属单独沟通,才知道家属自患者入院以来一直没日没夜的照料,昨晚更是一夜没睡,这才乘患者午休时坐在椅子上打了个盹……经过护士B在中间的协调,终于化解了患者和家属的误会,稳定了患者的情绪,避免了其他安全事件的发生。


编辑:马玲娜  史卓然

哈医大二院医德医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