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聚焦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引导医务人员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医院自2023年7月起开展“优质医疗服务示范科室”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6轮大型巡查工作,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瞬间。现开展“‘百年华章 医脉相承德馨赓续’哈医大二院优质医疗服务医患故事展”活动,展示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广泛宣传百姓就医感受与体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颗星星
科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
姓名:孙亚男
早上七点三十分,孙医生刚要进诊室,就看见走廊长椅上蜷着个瘦小的身影。女孩约莫七八岁,戴着洗得发白的碎花口罩,身旁的中年男子正用粗糙的手掌轻拍她后背。
“医生,求您看看俺闺女......”男人一开口就带了哭腔。女孩名叫喜悦,小喜悦怯怯地摘下口罩——本该是鼻翼的位置,赫然多出一个豌豆大小的第三鼻孔。孙医生的钢笔在病历本上顿了顿。这种多鼻孔畸形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小喜悦不仅鼻孔畸形,整个左侧鼻腔的2个鼻孔几乎全部闭锁,仅有针孔大小通道,所以小喜悦的左侧鼻腔没有通气功能,经常堵满不能流出和回吸的鼻涕。

(手术前)
“需要尽快手术,否则一旦发生感染可能波及脑部。”孙医生尽量让声音平稳,“住院押金大概需要两万......”
男人的肩膀突然垮下来。他抖着手从内兜掏出塑料钱包,里面躺着皱巴巴的八百多元,还有张泛黄的扶贫证明。“我们家是农村的,俺在砖厂搬砖......”
当天中午,孙医生端着饭盒在办公室发呆,考虑小喜悦的特殊情况,为减少患儿的手术次数及手术费用,他又将小喜悦的片子拿出来反复琢磨,并与整形美容科主任肖志波教授团队反复讨论,最终拟定了适合小喜悦的手术方案。尽可能还原小喜悦应该有的样子。
手术前一晚,孙医生查房时发现女孩床头摆着个草编的星星。“爸爸说做完手术就能和其他女孩一样了。”女孩眼睛亮晶晶的,“这个送给您,是三颗星的。”孙医生突然想起自己女儿昨晚吵着要买的限量版书包,喉咙像堵了团棉花。
无影灯下,显微器械小心地分离着黏膜组织。五小时后,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成,巡回护士突然小声惊呼。窗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而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平稳得像首摇篮曲。

(手术中)
拆线那天,父女俩特意换了干净衣裳。女孩眼睛弯成了月牙:“医生叔叔,我现在有几个鼻孔呀?”
“两个。”孙医生蹲下来平视她:“和所有天使一样。”
男人塞来一塑料袋山核桃,孙医生这次没拒绝。他剥开一颗放进嘴里,苦味里泛着奇异的甜。走廊窗外,积雪覆盖的松树上,三只麻雀正挤在同一个枝头取暖。

(手术后)
孙医生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孙亚男主任,他同时担任黑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多项学术兼职。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和黑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及多项其他省部级课题。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鼻颅底外科,年手术量1200余台,四级手术200余台,开展多项高新技术及新技术。孙亚男主任为黑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所谓医者如灯,燃己照人;仁心似炬,焚尽人间疾苦。

(孙亚男主任接受新闻夜航报道)
稿件提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房
编辑:常 娜、史卓然
审核:马玲娜
哈医大二院医德医风办公室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