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聚焦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引导医务人员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医院自2023年7月起开展“优质医疗服务示范科室”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6轮大型巡查工作,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瞬间。现开展“‘百年华章 医脉相承德馨赓续’哈医大二院优质医疗服务医患故事展”活动,展示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广泛宣传百姓就医感受与体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记“龙江好医生”神经外科专家叶伟
科室:神经外科四病房
姓名:叶伟
在黑龙江省医疗战线,有一位被患者亲切称为“24小时医生”的神经外科专家——叶伟。从医二十余载,他始终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用精湛医术挽救无数危重患者,更以无私大爱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
一、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守护者
神经外科手术被称为“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而叶伟医生却以惊人的成功率为患者撑起生的希望。2022年寒冬,一位远在内蒙古突发脑出血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后,凌晨1点被送至叶伟所在科室。已经连续工作12小时的叶伟立即组织抢救,在显微镜下历时3小时完成高难度手术。最终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这样的“生死时速”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已成常态,近年来他主刀的高难度手术成功率达98.6%。

二、与死神赛跑:拔出患者心里的“钢钉”
2011年10月,叶伟医生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农妇魏女士,因长期抑郁发作,竟将一根10厘米长的钢钉钉入自己的颅内。情况危急,当地医院条件无法进行手术,魏某的亲属又将她送到哈医大二院进行手术。考虑到触及到丘脑附近的钢钉已经在颅内存留3天,叶伟医生当机立断,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后,叶伟教授仅用30分钟时间将钢钉从魏某头部取出,手术成功后的魏某从昏迷中苏醒过来。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了解到魏女士因家庭变故长期抑郁,经济困难,叶伟医生主动代表科室医护人员送上2000元慰问金,并联系医院减免了部分治疗费用。"您要好好活着,看看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关心您的人。"查房时,他轻声安慰道。更令人感动的是,叶伟医生还联系了心理科同事为魏女士会诊,制定长期心理康复计划。出院时,一直沉默的魏女士突然拉住叶伟医生的手流泪:"谢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叶伟医生说,"那根钢钉取出来了,但我们还要帮助患者拔出心里的'钉子'。"
三、永不关机的“医者热线”
叶伟医生的手机号是一个特殊的"生命热线"。他将自己的联系方式主动公布在自媒体平台,24小时不关机接听患者来电。仅2023年一年,就接听紧急咨询电话5000余次,帮助300多位挂不上号的患者及时获得诊疗。诊室里厚厚的感谢信中,记录着无数个被挽救的生命和家庭。2022年深夜,一位大庆市脑瘤术后患者突发异常,家属拨通电话后,叶伟通过视频指导当地医生调整用药,避免了一次严重并发症。有人问他为何如此辛苦,他说:“患者把命交给我,我就要负责到底。”

四、牺牲奉献写就医者担当
在同事眼中,叶伟医生是“连轴转”的医生:
叶伟医生坚持每天提前1小时到院查看危重患者,手术下台无论几时都要去病房看一看患者掌握每一个患者最基本的情况,叶伟医生说“有的时候患者和家属看到你才会安心”。带领团队开展免费义诊覆盖11个偏远乡镇,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下级市、镇进行义诊,为龙江百姓提供便利。这样忙碌的工作和神经外科高度紧张的手术使得叶伟老师患上了高血压。护士长说“叶医生白大褂口袋里永远装着两种药——患者的和他自己的。”
五、云端课堂的无私师者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叶伟医生于2023年创建"神外临床实践交流群",利用新媒体技术打破地域限制,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基层医生培养模式:
(一)手术直播教学
每周精选2-3台典型疑难手术进行实时直播。
已累计开展手术示教218场,覆盖全省73家基层医院。
独创"三步讲解法"(术前预案、术中关键、术后复盘)。
(二)疑难病例会诊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基层医院可随时上传病例资料。
2024年成功指导县级医院完成首例脑干血肿清除术。
累计为基层解决疑难病例咨询300余例。
(三)技术扶贫工程
定期发布自制《神外手术要点图解》系列教程。
组织"手把手"培训班,亲自示范显微吻合技术。
帮助5家县级医院神经外科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一位来自漠河的年轻医生在群里留言:"叶老师的视频讲解就像手术台上的GPS,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
叶伟医生常说:"培养一个医生,就能拯救一方百姓。"他的教学理念充满人文温度:
坚持"三不原则":不收费、不保留、不敷衍。
要求学员"先学做人再学开刀"。
建立"师徒结对"长效机制,已培养基层骨干医生37名。
2024年初,他带领团队启动"龙江神外星火计划",承诺用三年时间帮助全省所有县级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完成轮训。当被问及为何如此投入教学,他展示手机里一张照片:那是他救治过的患者全家福,"让更多医生掌握技术,这样的笑容就会更多"。
六、在攀登医学高峰的路上,叶伟从未停步
国家级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要求弟子“先修医德再练医术”。
创立“五心”服务标准(问诊耐心、检查细心、治疗精心、回访暖心、待患诚心)。

“大爱无言,润物无声”。叶伟医生用仁心仁术诠释着新时代医者的崇高境界,他那部永不关机的手机,不仅传递着专业指导,更传递着一位人民医生对生命的无限敬畏与热爱。正如他办公室墙上那幅字所写:“尽职 尽责 尽善 尽美。”
稿件提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房
编辑:常 娜、史卓然
审核:马玲娜
哈医大二院医德医风办公室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