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工程在医学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推动医学影像工程的发展,近日哈医大二院影像科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共同举办了医学影像工程专题会议,本次会议汇集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医学影像工程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周钦教授发来视频致辞,特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唐晓英教授出席,会议由哈医大二院影像科姜慧杰主任、哈医大六院影像科赵德利主任共同主持开幕式。

参会专家合影

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周钦教授发来视频致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唐晓英教授出席

哈医大二院影像科 姜慧杰主任主持开幕式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影像科 赵德利主任主持开幕式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作为国内知名的医学交流平台,一直致力于推动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医学影像工程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专题会议的举办,旨在搭建一个医学影像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在会议的主题演讲环节,多位业内专家就医学影像工程的前沿技术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们纷纷表示,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工程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也指出了当前医学影像工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技术瓶颈、人才培养等。

基于分子影像的病理学实践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宏教授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实践和最新进展深睿医疗乔昕教授
张宏教授分享了基于分子影像的病理学实践的研究成果;乔昕教授则对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实践和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医学影像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示。该环节由经验丰富的唐晓英教授和高宏教授共同主持,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背景和敏锐的洞察力,引导与会者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

主持嘉宾北京理工大学 唐晓英教授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高宏教授
小憩过后,论坛进入了更为精彩的环节。魏勋斌教授介绍了活体光学影像和活体流式细胞仪在实时动态监测肿瘤转移方面的应用,张瑞平教授则分享了基于黑色素纳米探针用于分子成像和诊疗一体化研究的最新进展。此外,刘景鑫教授和任志林教授分别就医工融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医工融合临床驱动创新应用等议题进行了精彩演讲。该环节由马国林教授和肖喜刚教授主持,他们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为论坛增添了不少轻松愉快的氛围。

主持嘉宾 中日友好医院 马国林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肖喜刚教授

活体光学影像和活体流式细胞仪实时动态监测肿瘤转移北京大学魏勋斌教授

基于黑色素纳米探针用于分子成像和诊疗一体化研究山西省人民医院张瑞平教授

医工融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刘景鑫

医工融合,临床驱动,创新应用—普放新技术、新产品北京万东医疗科技公司任志林教授
在热点讨论环节,魏勋斌、张瑞平、梁宗辉、王德平等专家围绕医学影像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他们的精彩发言和独到见解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深入思考。该环节由程亮教授和牛猛教授主持,他们灵活多变的主持技巧使得整个讨论环节高潮迭起。

主持嘉宾 哈尔滨医科大学 程亮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牛猛教授

讨论嘉宾从左到右依次为:程亮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魏勋斌教授(北京大学)、张瑞平教授(山西省人民医院)、梁宗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德平教授(深圳市生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牛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下午的议程中,白荣杰教授、杨健教授、高欣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TFCC损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内镜引导手术导航研究与应用、智能影像计算赋能微创诊疗等议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此外,范秋筠教授和徐海波教授还分别介绍了高梯度弥散磁共振成像与脑结构的在体解析、多维扩散成像在脑肿瘤异质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等前沿技术。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医学影像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也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该环节继续由程亮教授和牛猛教授主持,他们严谨认真的主持态度使得整个环节严谨而有序。

TFCC损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白荣杰教授

内镜引导手术导航研究与应用北京理工大学杨健教授

智能影像计算赋能微创诊疗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高欣教授

高梯度弥散磁共振成像与脑结构的在体解析天津大学范秋筠教授

多维扩散成像在脑肿瘤异质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徐海波
接下来的议程中,聂立铭教授、丁建平教授、范应威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光学影像技术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体卫融合评估健身运动损伤、多模态光学数智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汪国华教授和薛华丹教授也分享了胰腺分子影像学进展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议题不仅拓宽了与会者的视野,也为医学影像工程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环节由张惠茅教授和王啸教授共同主持,他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主持嘉宾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啸教授

主持嘉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张慧茅教授

光学影像技术在代谢性疾病中应用南方医科大学聂立铭教授

医工结合评估踝关节不稳的一点思考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丁建平教授

多模态光学数智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理工大学范应威教授

基于单细胞蛋白质组的细胞类型估计反卷积算法研究与医学应用 东北林业大学王国华教授

胰腺分子影像学进展北京协和医院薛华丹教授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者积极发言,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分享。大家一致认为,加强医学影像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关键。同时,大家还就如何加强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提高医学影像设备的性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讨论嘉宾从左到右依次为:薛华丹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杨健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乔昕教授(深睿医疗)、徐海波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德平教授(深圳市生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丁建平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姜慧杰教授唐晓英教授
最后,大会闭幕总结由唐晓英教授、姜慧杰教授共同主持,她们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与会者的传经送宝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次会议涵盖了医学影像工程的多个方面,包括医学影像工程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医学影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等。与会专家纷纷就这些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不仅深入探讨了医学影像工程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还就如何加强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达成了共识。此外,会议还促进了与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医学影像工程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本次会议的举办,医学影像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们相信,在广大业内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医学影像工程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期待龙江医学论坛未来能够继续发挥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