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11月14日-17日,中华医学会第31次放射学学术大会(CCR 2024)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行。本次大会以“规范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放射学的精英翘楚,共同探讨放射学的新理念、新趋势,分享顶尖研究成果,交流宝贵临床经验。本次大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在姜慧杰主任的带领下,由医、技、护、研究生组成近20人的代表团参加了本次盛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共计投稿69篇,其中中文稿件50篇,英文稿件19篇,有3篇论文脱颖而出,获得大会发言机会,另有29篇论文荣获壁报展示。

会议期间(11月15日),姜慧杰教授担任“多维聚力,影领全x局”全国影像-临床多学科团队病历比赛的评委,对选手的整体表现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点评,此大赛通过疑难病例演讲的形式,展示影像学与临床各学科的紧密结合,提升放射科医生们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促进放射科主导的多学科合作在全国的推广。

16日,姜慧杰教授担任“消化道与综合影像—专家讲座”的主持,并做了“从微观到宏观影像多尺度解析结直肠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专题讲座。姜慧杰教授基于多尺度影像技术,深入解析结直肠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特征与变化。并阐述了在结直肠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探讨了多尺度影像技术在未来结直肠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和挑战。

17日,姜慧杰教授担任了“英才竞技 见微知著-青年微课决赛”的评委。对选手的整体表现进行全面的专业点评。为影像教育工作提供了发展新思路,为长期且持续性的医学影像教育教学提供了改革新契机。

16日上午8时,心血管影像专场上,“夯实基础,引领精准影像发展新征程”会议准时拉开帷幕,现场讲座精彩纷呈。张金玲教授受邀担任会议上半场主持嘉宾。

与此同时,对比剂使用和安全工作组召开的“对比剂安全应用技能比赛”也顺利进行,此次比赛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副主任技师贾广生作为讨论嘉宾和评委,有效夯实区县医务人员急救水平,熟练应用急救技术和抢救设备,提升医、技、护急救一体化合作模式,进一步强化各医院影像科室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以及急救情况的应急能力。贾广生教授按照评分标准对选手表现进行公平公正的打分并参与了赛后激烈的讨论。

在放射护理工作组的分会场,来自全国的影像护理专家们进行着精彩的学术交流,黑龙江省放射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副主任护师崔馨元在此次论坛中进行了关于“探索冠脉CTA检查前焦虑、抑郁状况及不同检查时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专题讲座。

在大会发言环节,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的孙中琪医生汇报了题目为《Multiphase enhanced CT features captured by delta-imagomics reveal prognosis and analyze immunoinvasive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fine livertreated with TACE》的发言课题;胡兆申医生汇报了题目为《基于多层螺旋CT测量总肾体积评估多囊肾肾功能的临床价值研究》的发言课题,两位医生分别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表达了对于前沿医学的掌握以及对于学术的热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影像科的在读博士生赵洁汇报了她所在的姜慧杰教授团队关于多功能纳米递送系统CTMM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纳米系统能够重编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并实时监测肿瘤免疫微环境,实现了诊疗一体化的目的。赵洁博士展示了CTMM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与PD-L1的免疫协同作用,以及其在精准放射学和个性化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这一研究为提高肿瘤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在此次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化放射学会议中,我院影像科团队不仅展示了哈医大二院放射科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和技术优势,也充分展现了我院的风采。在姜慧杰主任的带领下,影像科团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本次会议为科室医、技、护人员,特别是年轻医生、技师及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与国内外同道密切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加快科室临床、科研等各方面的建设步伐,同时也增强了我院在全国的知名度,提升了我院在全国放射学界的影响力。
我们希望以本次会议为起点,未来有更多同仁积极参与其中,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展现来自北方巴黎的智慧与才华,为推动放射医学的发展贡献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