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健康。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危害巨大,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倍。视网膜病变目前已成为成人失明主要原因。严重的糖尿病足可造成患者截肢。此外,糖尿病病人的肾脏也更容易“受伤”。所...
案例赵大爷糖尿病史十多年了,一直服用消渴丸等药物治疗。前些年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但最近几年效果越来越差。医生说这种情况属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早就建议他改用胰岛素治疗。可无论别人怎么劝老人家就是不同意,原来他心里有很多顾虑:一是怕注射胰岛素会产生依赖,用上以后就再也撤不下来了;二是嫌注射胰岛素太麻烦而且要遭受皮肉之苦;再就是,他认为胰岛素是对付高血糖的最后招数,如果早早用上了,害怕将来病情...
如今,血糖仪在糖尿病人群中早已普及,但由于血糖仪所测的数值跟医院化验室测的结果很多时候并不完全一致,使得有些人对血糖仪的准确性持怀疑态度,并且往往将其统统归咎于血糖仪本身质量不过关。那么究竟是血糖仪不准?还是另有他因?本文将为您解开谜团。根据国际上的规定,同一标本、同一时间用血糖仪和用化验室大生化所测的结果正负相差不得超过20%,如果检测超出上述范围,同时又排除了操作及试纸等方面问题,就应考虑血糖...
糖友的血糖究竟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内?一定是越严格越好吗?其实不然,每个人的血糖控制目标都应量体裁衣,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目标,因此,血糖控制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中指出: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HbA1c(糖化血红蛋白)<7.0%,是血糖控制的基础目标。医生还会根据糖友的年龄及身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同人群的血糖目标各不同。1.老、...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把“内分泌科”与“泌尿科”混淆,有的会把“内分泌科”说成是“泌尿内科”......有时,很多非专科医生会把很多查找不出原因的疾病患者送往内分泌科进行诊治。 那内分泌科究竟看哪些病?今天给大家就“内分泌”做个简单的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经典概念是指一群特殊化的细胞组成的内分泌腺。它们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及松果体等。这些腺体分泌高效能的有机化学物质(激素),经...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包括教育、监测、饮食、运动、药物等,不仅合理用药十分关键,饮食和运动治疗也必不可少,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将血糖控制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一、饮食治疗——美食巧吃更健康科学饮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途径,并不需要您饿肚子,甚至不需要放弃自己喜欢的食物,只需合理安排每日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您同样能享受健康美食!科学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能帮助您减轻胰岛负担,纠...